【成語名字】錢可通神
【成語拼音】qián kě tōng shén
【成語釋義】有了錢連鬼神也可以買通。比喻金錢的魔力極大。
【成語出處】唐·張固《幽閑鼓吹》:“錢十萬可通神矣,無不可回之事,吾懼禍及,不得不止。”解釋:錢一旦到了十萬貫這個份兒上,鬼神都能買通了,還有什么辦不成的事呢?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啊!”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近義詞】有錢能使鬼推磨 金錢萬能
【反義詞】視金如土
【成語造句】
很多人認為當今這個時代是一個錢可通神的時代,以為有了錢什么都可以辦到,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其實這個觀點是十分錯誤的。
錢可通神成語故事
在唐朝時期,有個宰相名叫張延賞,原名寶符,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人,中書令張嘉貞之子。
張延賞出身于河東張氏,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關內節度從事、太原少尹、給事中、御史中丞、中書舍人、河南尹、御史大夫、淮南節度使、荊南節度使。
在那個時期有很多父子擔任宰相,但是祖孫三代都擔任宰相的那就只有張延賞家一例。在唐德宗李適(kuò)時,張家號稱“三相張家”,張延賞的父親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張嘉貞,張延賞本人是唐德宗時期的宰相,他的兒子張弘靖是唐憲宗時期的宰相。因此,時人常說:“河東張,不尋常。”
張延賞原名張寶符,張嘉貞去世時他才四歲。開元間,唐玄宗曾經召見張寶符,并賜給他“延賞”這個名字。延賞的意思是“賞延于世”,這是唐玄宗鼓勵張延賞繼承父志,將其父的名聲發揚光大之意。張延賞長大后果然不負圣意,高中進士,被任命為河南尹。安史之亂后,中原一帶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張延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任河南尹的。
上任后,他以身作則,提倡節儉,疏通河渠,安穩人心,招撫民眾,河南恢復了元氣。由于政績卓著,唐德宗任命張延賞為宰相,繼而又命他兼掌朝廷的賦稅收支。張延賞早就聽說有一樁大案冤情極深,一直頗為憤慨,就想借此機會嚴查此案。所以,一到任,張延賞便將獄吏召到跟前說:“這個錯案已拖了很長時間了,現在限令你們十天內結案。”,第二天,張延賞早早來到衙門,剛一落座便發現公案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有兩行小字:“孝敬張大人三萬貫錢,請您不要再過問這個案子了。”
張延賞身為宰相,從未見過有人如此囂張地行賄,他氣得把紙條撕了,并召來獄吏,將十日期限改為五日。誰知第三天早上,張延賞的公案上又出現一張小字條,僅有四字:“錢五萬貫”。這一次比一次高的價碼無疑是一種挑戰,張延賞大怒,他告訴獄吏:“兩日內必須結案。”
張延賞以為自己的浩然正氣一定可以鎮住行賄者,可萬萬沒料到,第四天,“囂張”的小紙條又出現了,上面寫著“錢十萬貫”。這次,張延賞沉默了,他長嘆一聲說:“錢一旦到了十萬貫這個份兒上,鬼神都能買通了,還有什么辦不成的事呢?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啊!”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