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架下春光現,花香自引蝶來戀。
待到滿面羞紅時,與花爭艷俏流年。
----《番茄贊》
開場前的吟濕一首被小伙伴們吐槽在浪(zhuang)漫(逼)
不過小編看了看鏡子,面對這么高的顏值,上蒼是不忍心下重手的。
大家肯定都喝過西紅柿雞蛋湯
比如這種
又比如這種
再比如這種
細心你的會注意到,西紅柿蛋湯上面漂浮的油格外的紅艷。
因為番茄紅素在水中溶解度低于在油中的溶解度,植物油會將湯中的番茄紅素提取出來,這就是一個萃取過程。
TOP 2
什么是萃取
原來一碗普普通通的湯蘊藏著如此神奇的化學原理,平不平你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萃取嗎?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帥帥的小編在一起久了肯定就越來越聰明啦。萃取是利用某種物質(溶質)在互不相溶的兩種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它從溶解度較小的溶劑中轉移到溶解度較大的溶劑中的方法。
我舉個栗子
黃褐色的碘水中加入無色的四氯化碳,振蕩后會觀察到液體分層,下層顯紫紅色,上層接近于無色,原因在于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遠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在振蕩的過程中,碘從水中轉移到了CCl4中,且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下層為碘的CCl4溶液,顯 紫紅色。
跟概念對應起來就是這樣的:
加進去的溶劑,比如四氯化碳就是萃取劑。
萃取劑的選擇有什么條件嗎?
根據萃取過程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萃取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溶質在萃取劑的溶解度遠大于原溶劑中。
2、萃取劑和原溶劑互不相溶。
3、溶質與萃取劑之間互不反應。
在高中階段,我們一般用水做溶劑,所以常見的常見的萃取劑有:
CCl4 :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密度大于水
苯和汽油: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密度小于水
要特別注意,酒精與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劑分離水溶液。
TOP3
分液
萃取后為了把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開,還需要進行分液。分液用到的實驗儀器有分液漏斗、鐵架臺、燒杯。首先我們先來瞅一瞅分液漏斗。
分液裝置如下:
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先檢查其是否漏水,具體步驟如下:
①關閉漏斗頸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蒸餾水至1/3處左右,觀察活塞是否漏水;
②蓋緊漏斗瓶塞,倒置漏斗,觀察是否漏水;
③正置漏斗,將瓶塞打開、旋轉180度蓋緊,倒置漏斗,觀察是否漏水。
若無漏水,則分液漏斗密閉性良好。
看到這里,可能有小伙伴要吐槽了
不過沒辦法,化學實驗講究操作的嚴謹,要是沒有查漏這一步,后面的操作會出問題的 哦。
那如何進行分液操作呢?
當查漏完畢后,可以按照加萃取劑——振蕩萃取—靜置分層——分液四步進行。以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為例,具體操作如下:
TOP 4
萃取與生活
小編一直認為知識不應該只是束之高閣的東西,而應該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生產,作為與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萃取在生活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應用。
如用白酒浸泡某些藥材制取藥酒,利用藥材有效成分在酒精里的溶解度更高,能更好地利用藥材。
再比如利用萃取制備玫瑰精油。
本文系責編黃偉平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通過今天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生活當中蘊藏著太多的化學知識等著我們去挖掘,而且,掌握化學知識也能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這就是化學的神奇魅力。
來源 |本文系黃偉平原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