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遼闊,城市是最重要的區域建制之一,目前我國擁有337個城市,包括直轄市和地級市。在我們的印象中,城市有大小之分,也會分為一二三四五線,但每個城市的具體排名是怎么樣的呢?

衡量一個城市的排名,除了看GDP外,還有其他很多因素,比如商業資源,交通,文化等等方面,不是簡單地以GDP來劃分。為此,第一財經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化、未來可塑性這5個維度,將全國337個城市劃分為五個等級。
近日,《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新的排名出爐了,一線城市依舊是4個,分別是上北深廣,新一線城市有15個,二線城市30個,三線城市為70個,四線城市是90個,五線城市是128個。

中國一線城市只有4個,地位非常牢固,2021年的排名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和它們的GDP排名一樣。對比2020年,深圳和廣州的位置互換了一下。

新一線城市有15個,2021年排名為成都、杭州(升1名)、重慶(降1名)、西安(升1名)、蘇州(升2名)、武漢(降2名)、南京(升1名)、天津(降2名)、鄭州、長沙、東莞、佛山(升3名)、寧波(新進)、青島(降1名)、沈陽(降3名)。
從榜單來看,對比2020年,只有成都、鄭州、長沙、東莞四個城市位置沒變。升幅最大的應該是寧波,直接從二線城市進入到新一線,而去年排第14名的合肥,下降到二線城市之列。

成都2020年GDP排全國第七,除了4個一線城市,還落后于重慶、蘇州,但它卻穩坐新一線城市第一的位置,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成都多年來都位居宜居城市第一,生活環境好,生活方式多樣化,商業環境也很不錯,所以能夠位列第一也是正常的。
寧波和合肥對比,GDP排名上,寧波排第12,合肥排第20;行政級別上,合肥雖然是省會,但級別還不如寧波,寧波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佛山表現不錯,上升了3個名次,背靠廣州,佛山GDP也突破了1萬億,加上廣佛同城化,帶來了很多優勢。沈陽作為東北的代表城市,其新一線城市地位岌岌可危。
這15個新一線城市,在2020年的GDP排名,最高的是重慶,排全國第五,最低的是沈陽,排到第33名,還不如大連、長春。

二線城市有30個,排名第一的是從新一線城市滑落下來的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合肥容易被忽略,但在過去10年,它的GDP增幅高達563%,高居全國第一,發展非常迅猛。此外,無錫、昆明都曾入圍過新一線城市,實力也很強勁,還有大連、福州等潛力選手。
按地域來劃分,二線城市中,浙江有5個,江蘇4個,山東4個,福建3個,廣東3個,其他基本都是各個省的省會。能進入二線城市的,基本都是東部的經濟強市,以及中西部的省會城市。

三線城市有70個,排名第一的是河北廊坊,其GDP在全國排第75名,算是比較靠后了,可能是因為它緊挨著北京和天津,所以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三線城市中,GDP最高的是河北唐山,排在全國第28名,超過了新一線城市沈陽,以及大連、溫州、昆明等很多二線城市。
三線城市中有3個自治區首府,分別是新疆的烏魯木齊,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寧夏的銀川。其他基本都是各個省的經濟強市。

四線城市有90個,主要以中西部的城市為主,青海西寧,西藏拉薩也在其中。這些城市基本都是在各個省內經濟比較靠后的,比如江西的吉安、撫州,四川的南充、德陽。

五線城市有128個,這些城市要么是地理位置偏遠,像新疆、西藏的很多城市;要么就是城市規模小,比如江西新余,城市規模很小,經濟體量不大,但實際上人均GDP很高,所以,成為了五線城市,并不代表著貧窮。
最后,看看你的家鄉排在幾線城市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