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下,仍有膽大者入場。
我覺得監管對幣圈、對我都沒啥影響,只是莊家借勢洗盤。之前5萬多(美元)買過,也沒賣。昨天3.5萬又買了一點。5月20日,一位比特幣投資人這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近兩日,幣圈的崩盤足以載入史冊。5月19日,比特幣盤中跳水,晚間一度跌破3萬美元整數關口,距離最高點已經腰斬,慘不忍睹,其他數十種主流幣也在同一時間一瀉千里;5月20日,截至記者發稿,比特幣最新價格為3.9萬美元左右,雖然價格有所回升,但近7天仍跌去近25.6%,近1個月跌去近33.55%。
此輪虛擬貨幣暴跌的大背景是中國三大協會聯手封殺。在市場分析看來,虛擬貨幣價格近期走跌,一方面緣于監管圍堵,此外也與馬斯克喊話、機構拋售、狗狗幣等新型虛擬貨幣摧毀幣圈價值體系相關,這些都成為此輪比特幣暴跌的誘因。
崩盤又反彈,幣圈牛市結束了嗎?
5月19日,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3萬美元大關。這距離比特幣飆升至6.5萬美元,僅過去1個月左右的時間。
5月20日,比特幣價格又現反彈,價格一度逼近4萬美元,但未來前景如何,仍不明朗。
比特幣近一個月走勢

狗狗幣近一個月走勢

與幣圈的崩盤相比,爆倉的人數更是觸目驚心。比特幣家園信息顯示,過去24小時,全網虛擬貨幣合約共有50多萬人爆倉,爆倉資金達60億美元,最大單筆爆倉損失慘重,金額達6700萬美元。
爆倉原因是,由于很多幣圈投資者使用了炒幣平臺提供的合約杠桿交易。當行情暴跌時,投資者會面臨交易平臺強平的風險。
網絡上,網友不斷曬出爆倉的截圖。有網友稱,7000萬全爆了,還款也還不進去,補倉也補不了,啥也做不了。另有網友表示,自己60多個合約單子連環爆倉。
對于資深幣圈投資人來說,此輪暴跌并不陌生。2013年12月,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2017年9月,七部委叫停ICO融資后,比特幣中國、火幣網等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陸續關停平臺所有業務或人民幣交易業務。當時,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各種代幣均跌幅明顯。
未來就是希望繼續跌、使勁跌,跌得越多越好。讓我有機會低價上車,因為風險都是漲出來的,機會都是跌出來的。上述接受采訪的比特幣投資者稱。
在一些幣圈投資人看來,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導致了包括幣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和歐美股市的同步下跌。這也導致對比特幣后市價格出現分歧。有觀點認為,此輪暴跌主要緣于國內嚴監管加碼,在監管嚴打下,比特幣牛市已經終結;不過,也有投資者滿懷期待,認為大牛市都是從大暴跌開始的,3萬點或將是新一輪行情的起點。
幣圈是個放大鏡,進了這個圈子,難以獨善其身。人的貪婪會被無限放大。有投資者這樣表示。
協會打預防針后,監管措施會升級嗎?
此輪虛擬貨幣暴跌的大背景,是國內虛擬貨幣監管升級。雖然一些投資者對于后續市場走勢仍然樂觀,信心滿滿,但在監管看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漲跌根本毫無邏輯可言。
虛擬貨幣無真實價值支撐,價格極易被操縱,相關投機交易活動存在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多重風險。針對近期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抬頭的情況,互聯網金融協會、銀行業協會、支付清算協會于5月18日晚間聯合發布公告,要求會員機構不得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兌換以及其他相關金融業務。
監管整治力度升級后,也有投資人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風聲鶴唳。感覺這次監管比較嚴厲,涉及了出入金的問題。如果后續完全切斷出入金,就真的涼涼了。
公告要求,各會員單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虛擬貨幣或將虛擬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虛擬貨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開展虛擬貨幣的儲存、托管、抵押等業務;發行與虛擬貨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虛擬貨幣作為信托、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人民銀行已先后關閉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211家。在監管部門出手整治后,國內炒幣者陸續退場。但近期狗狗幣、柴犬幣等新型虛擬貨幣多次喜提熱搜,這些虛擬貨幣價格的瘋狂上漲,也助推了境內投資者的非理性入場。
除了一些境外交易所仍在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外,一些場外交易商販幣買賣也逐漸興起。這些場外交易的交易商從境外交易所大量低價買幣,通過組建微信群、宣傳虛擬貨幣價格等信息形式,吸引境內投資者,從而實現高價售賣虛擬貨幣賺取差價和交易費用。
但投資者不知道的是,虛擬貨幣場外交易商和大部分交易所不受監管,虛構交易、操縱價格、侵吞客戶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部分交易所誘導投資者參與杠桿交易,極易發生巨大損失。
在業內專家看來,協會作為自律組織,雖然公告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參考意義重大,未來或會有進一步措施登場。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認為,在民事判決中,對于協會的公告會當作行業慣例進行引用,因此,未來一段時間虛擬幣涉訴案件將受此公告影響;此外,協會的公告是打預防針,讓公眾知悉虛擬幣炒作的違法性,如果事態好轉,則就此作罷;如果事態惡化,相關硬法就要登場,請腦補P2P行業的經驗教訓。
相關報道見:《三大協會集體發聲,虛擬貨幣嚴監管仍將持續》
http://www.yicai.com/news/101054463.html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