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蝦,您好!
我是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生活本分,最大的夢想就是通過合理的投資實現財富自由。我上了很多年的投資的課,也是一棵資深的韭菜了。對了,我的投資路上這二十年,一直都在虧損,學費越交越多。老公說。我沒有賭命,卻愛賭。我覺得我沒有賭。但是每一次的失敗,也讓我對自己有了不確認性。
我認為我是負責的。
父母放在我手里的錢,我一分都沒有拿去投資。甚至去年,我進行了提前還房貸的決定。這樣的好處就是保護好了父母的財產,確保錢是花在房子上,房子是爸爸的根,目前房產在我名下,這是我要守住的。
家庭責任中,因為我收入較高,且對生活要求較高。房租,我主動與老公共同負擔,一人一半。房子是額外負擔的,沒有和爸媽住,因為想鍛煉生存的能力。孩子的保險,也是我負擔60%—90%,因為是我堅持要買的。每個月還有定期存孩子的教育基金,我和老公每個人每個月1000。這些事,不管我的投資是否在虧損,我都一直堅持。
我也在投資期貨,做了很多研判,但是總感覺技不如人。今年我虧空了自己的大部分存款。是自己的,不是家庭的。雖然將可投資的資金分了很多份,但是由于我技不如人,風控始終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動。當下,我覺得很難受,因為我只剩最后一份可以用于投資的資金了。在我看來,這就是最后一條命了,再虧,已沒有足夠的本金去投資了。我想放手一把,在不借貸的前提下,全部壓上。越是這樣想越是不敢搏,越是這樣反復,我虧得越多。因為理性的我總告訴自己,這樣的行為叫賭。一定要在相對確定的投資方向上,才能消耗這最后一條命。
其實,哪怕虧光了,生活依舊如初,生活品質不會變,因為我們的沒有生活的負擔,兩個人都有工作,且穩定。雙方父母都不需要贍養。但是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想在什么時候可以實自己財富自由的夢想,我已經無法再夢想了。當下,我已無法安慰自己,我始終覺得重大虧損是一件讓人很難過的事情。從08年到現在,不知不覺我投資了很多年了,卻始終沒有收獲。確實覺得為什么還在玩呢?為什么夢還在呢,我有病嗎?
我是真的有好賭的性格在嗎?
謝謝,祝好。
一位技不如人的投資小白
一位技不如人的投資小白:
一個壞消息是:你確實有病。像很多股市投機者一樣,當然,他們一般自認為是投資者。
有病的一大癥狀就是宣稱要通過股市獲得財務自由。
什么是財務自由?兩個條件兼具:
一是目前處于比較高的生活水平,有比較好的房與車,不缺錢用。不多算,算它需要1000萬。不顧當下,那乞丐最自由,0要求就是大自由。
二是資本利得即可保持這種比較高的生活水平。也不多算,算一年花50萬,即使股息高達5%,至少得長年保持在1000萬的市值。或者換個說法,你每年花50萬,但本金總是還有1000萬。而且,還要能戰勝通脹。
一個最起碼的標準是凈資產沒有2000萬,就不談什么財務自由。
對比兩個條件,你都不符合:
一是離開爸媽,你們就得租房子住,生活水準是一般的。再奮斗出一套房子,都不容易。
二是你二十年都在虧損,不僅沒有資本利得,還不停損耗資本積累。
此時你還在想財務自由,那是基本的算術出錯,你余生的拿的工資總額,有多少?算不出來嗎?離2000萬是不是非常遠啊?脫離實際空想,又堅信這空想能變成實際,這是精神有病。一般來說,在股市(包括各類投資市場)混得越久,虧得越多的人,這病越嚴重。
在現實生活中,你聽到一個人滿口財務自由,甚至去買各類財務自由課程,一般來說,就是永遠不可能財務自由的,更大可能是生活費都成問題,連財務自尊都沒有。
一個好消息是,你還有基本的財務自尊,爸媽的錢守得住,沒有克扣家庭開銷。
正常人就是這樣過日子的,有足夠的風險意識,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工資并不算高,一筆大的開銷也要肉痛幾天,一天天過下去,水來土掩,見招拆招,夫妻有和睦,孩子有快樂,老人有健康,月底一算,還結余一點錢。就這么踏實地過著,不虧不欠,不好高騖遠,二三十年后回頭一看,咦,該有的都有了,有房有車有存款有幸福,睡得香,不焦慮,這不就是自由的滋味嗎?
所以,你要戒談財務自由,多談財務自尊,這樣才能得自由。
祝開心。
大蝦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