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些任性游客擅自進入景區未開發、未開放區域后遇險的報道屢見不鮮。此前,不少人把專業救援當成相關部門的“義務”,甚至認為相關部門對游客進行無償救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隨著此類浪費公共資源的救援情況越來越多,輿論場上,關于實施有償救援的呼聲愈來愈高。不再縱容個別游客的任意妄為,不讓旅游建立在浪費公共資源上,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高速道路救援引入“互聯網+”
一上高速公路,如入“無人區”,縱橫交錯的高速路網讓不少人迷失方向,報警還說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現在“互聯網+”引入高速公路救援,通過微信中的“位置”功能鍵,精準定位救援現場,破解位置誤報難題。
找事故者找了1個多小時
“我們車子撞上了護欄,要幫助。”昨天下午,一個求助電話打到高速交警指揮中心報警平臺。
“你的位置在哪里?”接警人員問。
“在杭浦高速公路上吧,大井樞紐附近。”對方有點不太肯定地回答。
“我們馬上聯系施救人員過來。”接警人員答復。
杭浦高速公路業主單位馬上組織施救人員行動,一路朝著大井樞紐而去,來來回回找了一遍,沒有看到事故車輛。
施救人員再次聯系報警人,對方還一再表示在杭浦高速公路上。施救人員無法確定對方的準確位置,為了盡快找到對方,擴大搜救范圍,去嘉紹大橋附近也看了一下,但還是沒有找到事故車輛。此時距離報警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
“請你加一下杭浦高速的微信群‘hpgsjk’,通過微信的位置鍵,發送你的位置給我們。”在施救人員的指引下,事故者快速加入杭浦高速的微信群,把自己準確的位置發送到群里。
“我們一看他的位置,才知道他在滬杭高速和杭州繞城高速的交界處,是在喬司樞紐附近,距離杭浦高速的大井樞紐在1公里之內,但屬于杭州轄區。”杭浦高速管理處副主任涂杰炎告訴記者,他們當即聯系了杭州方面并進行移交,“還好事故不嚴重,如果是需要搶救人命的事故,這么耽誤就要出大事。”
微信群精準定位救援現場
嘉興的高速公路網非常發達,是省內高速公路密度最高的地級市,有滬杭、乍嘉蘇、杭浦、申嘉湖等7條高速公路,從其他省市過來的車輛會在嘉興進行二次分配。
“嘉興境內高速路網復雜,部分路段樁號易混淆,等待救援的司乘人員經常會報錯高速線路,特別是置身互通區域更是難以描述其準確位置,導致無法準確快速地到達救援現場。雖然有車載的GPS可以進行定位,但是很多車輛是沒有這個定位系統的。”涂杰炎表示,因為不知道自己確切的位置,一旦車主出了事故,交警、消防、救護車等施救人員可能就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尋找。“現在我們組建了這個杭浦高速的微信群,把高速交警、路政、路巡、施救及各條線管理單位一起納入到微信管理平臺中,一旦事故者發送自己的位置,大家都能及時看到并準確找到事故現場。”
據悉,杭浦高速微信群早在去年已經建立,在日常工作中,監控中心可以隨時通過微信群共享杭浦高速實時路況及交通事故救援進展等信息,把協作單位的聯系變得更為積極緊密。
在此基礎上,今年6月杭浦高速管理處把微信的位置定位功能運用到高速公路的日常施救工作中,微信群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自從使用微信的位置定位功能后,通過電話和報警人員共享位置,能準確獲知其所處的地點,施救人員就能快速精準地到達救援位置,第一時間處置險情。”涂杰炎稱,該功能使用以來,已協助處置多起較難確定救援位置的事故,為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同時也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
“互聯網+”的交通時代,將傳統道路監管和現代科技通信工具有機結合,高速監管將越來越高效快捷,信息溝通將越來越便捷快速。“杭浦高速微信群將逐步向‘公眾號’推進,服務過往司乘人員,使高速運營管理工作更為現代化、信息化、高效化。”涂杰炎表示,該措施將會在其他高速公路管理上推廣使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