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一代人大都在附近的農場、牧場、乳品廠上班不同,這一代不想繼續從事農林牧副漁事業的年輕人,開始用直播的形式改變老一代人的生存方式,那么直播間為什么東北人居多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原因!
我的家鄉是位于黑龍江省內中俄邊界線上的一座小鎮興凱,它地處雞西密山市的東北,小鎮附近流淌著中俄界河烏蘇里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對我們這的居民而言,是冬季的常態。
小鎮在2000年前后密集進行了居民樓和道路改造后,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容貌變化了。最大的變化,也只有賣烤冷面的門臉轉為賣麻辣燙,諸如此類。
與上一代人大都在附近的農場、牧場、乳品廠上班不同,這一代不想繼續從事農林牧副漁事業的年輕人,自外出上學、打工后,鮮少回到這里忍受黑龍江冬季的雪窖冰天。
東北籍的年輕人們,誰的朋友圈里沒有幾個從事直播行業的朋友?
認識小安已經15年,小學初識,初中被分到一個班級,四個女生相看甚合眼緣,脾氣秉性相輔相成,遂結為死黨。
2007年暑假,《快樂男聲》紅遍中國,我們每天早上四點半出門“晨練”,準備以女團的形式參加《超級女生》出道。當然,這個夢想最終被扼殺,一是因為我跑調,二是老師教育要以學業為重。
2015年知道小安當上主播時,我們另外三個女生還在工作單位實習,覺得她一個人圓了我們四個的明星夢。
與復雜沉重的東北經濟大背景相比,小安選擇當主播的理由簡單明快——有粉絲,有錢賺,還可以唱喜歡的歌,何樂不為?
從來瘋直播,到奇秀直播,再到如今的陌陌直播,小安已經換了三個直播平臺。目前,小安的陌陌直播間擁有8萬粉絲,日均一千左右粉絲在線。
“賺得最多的一個月收入30萬,少的時候2萬左右。”小安說。
這在剛進入社會的同齡人眼里,是個望塵莫及的收入。小安也因此成為了我們這屆同學里最快“奔小康”的一個。這兩年,常住人口不足兩萬、居民工資水平只有三千元的小鎮,從事主播行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似乎成了新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