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組詞,描寫耳朵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耳鬢廝磨 | 鬢:鬢發;廝:互相;磨:擦。耳與鬢發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
耳食之言 | 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
耳順之年 |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
俯首貼耳 | 俯首:低頭。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恭順服從,屈卑馴服的樣子 |
賤目貴耳 | 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比喻舍近求遠 |
撧耳撓腮 | 形容焦急無計的樣子 |
口耳相傳 | 口說耳聽地往下傳授 |
歷歷在耳 | 形容聽到的某種聲音清清楚楚地盤旋在耳邊 |
臉紅耳赤 |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
賃耳傭目 | 指借助于所見所聞 |
撓腮撧耳 | 抓搔腮頰,揪扯耳朵。形容慌亂焦急 |
不絕于耳 | 絕:斷。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 |
不堪入耳 |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去(多指臟話)。 |
長目飛耳 | 看得遠,聽得遠。比喻消息靈通,知道的事情多。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
出口入耳 |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
當耳邊風 | 比喻對聽到的話毫不在意。 |
盜鐘掩耳 | 盜:盜竊;鐘:古代一種樂器。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鼎鐺有耳 |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
東風吹馬耳 |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
耳邊風 | 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
耳鬢斯磨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
耳聰目明 | 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
耳根清凈 | 耳邊無事噪聒。指無事打擾。 |
耳紅面赤 |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于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
耳后生風 | 像耳后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后根產生的感覺。 |
耳目股肱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
耳目一新 | 耳目: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 |
耳目昭彰 | 昭彰:十分明顯,人所共見。眾人已聽到和看到,十分明顯。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
耳濡目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耳軟心活 |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
耳食之談 |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審察,輕信傳聞。指聽來的沒有根據的話。 |
耳視目聽 | 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耳熟能詳 | 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
耳提面命 |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
耳聽八方 | 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形容人很機警。 |
耳聽心受 | 用耳朵聽,并記在心里。 |
耳聞不如目見 |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
耳聞目睹 | 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
耳聞目擊 | 擊:接觸。親自聽說,親眼看見。 |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
耳聞則誦 | 聽過就能背出來。形容記憶力強。 |
肥頭大耳 | 一個肥胖的腦袋,兩只大耳朵。形容體態肥胖,有時指小孩可愛。 |
俯首帖耳 | 象狗見了主人那樣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 |
附耳低言 |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
隔墻有耳 | 隔著一道墻,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泄露。 |
貴耳賤目 | 重視傳來的話,輕視親眼看到的現實。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疾雷不及掩耳 |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
交頭接耳 | 形容兩個人湊近低聲交談。 |
口耳之學 |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
賴有此耳 | 賴:依賴、倚靠。幸虧有一著(才得解救)。 |
酒酣耳熱 | 形容飲酒到高興的時候。 |
口耳并重 |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
苦口逆耳 | 苦口:藥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
聊復爾耳 | 姑且如此而已。 |
馬耳東風 |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
兩豆塞耳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面紅耳赤 | 臉筆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漸而臉色發紅。 |
六耳不同謀 | 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 |
逆耳之言 | 聽起來不舒服的話(多指尖銳、中肯的勸告或批評)。 |
目食耳視 |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 |
面命耳提 |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
目擊耳聞 | 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
目濡耳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秋風過耳 | 象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 |
傾耳注目 | 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勢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
傾耳而聽 | 傾:歪,側著。側著耳朵仔細聽。 |
如風過耳 |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
舌敝耳聾 |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
搔頭摸耳 |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時無法可想的焦急神態。 |
如雷貫耳 | 貫:貫穿,進入。響亮得象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
挖耳當招 | 人家用手挖耳朵,卻以為是在招喚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洗耳恭聽 | 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
掩耳盜鈴 |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言猶在耳 | 猶:還。說的話還在耳邊。比喻說的話還清楚地記得。 |
掩人耳目 | 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
迅雷不及掩耳 | 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
褎如充耳 | 褎:常帶笑容。面帶笑容,塞耳不聞。 |
以耳代目 | 拿聽到的代替親眼看到的。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
在人耳目 | 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
震耳欲聾 | 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
執牛耳 |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
屬垣有耳 | 有人靠著墻偷聽。 |
抓耳撓腮 | 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幫子。形容心里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 |
忠言逆耳 | 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于改正缺點錯誤。 |
目睹耳聞 | 〖解釋〗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
扒耳搔腮 |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
閉目塞耳 | 堵塞視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
避人耳目 | 指避免走漏消息。 |
垂耳下首 | 猶俯首帖耳,形容馴服聽命。 |
垂頭塞耳 | 謂不問不聞,裝聾作啞。 |
道聽耳食 | 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
東風過耳 | 見“東風射馬耳”。 |
東風馬耳 |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
洞心駭耳 | 形容使人震驚。 |
杜耳惡聞 | 塞住耳朵不愿聽。 |
頓足捩耳 | 形容束手無策的困態。 |
耳報神 | 指暗中通風報信的人。 |
耳滿鼻滿 | 滿耳朵滿鼻子都是。形容聽得爛熟。 |
耳目閉塞 | 比喻少見寡聞,對于世事情況了解甚少 |
耳目眾多 | 耳目:指為別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圍注意的人很多。也指為刺探情報的人很多。 |
耳視目食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
耳食之論 | 形容聽來的沒有確鑿根據的言論。亦作“耳食之談”、“耳食之言”、“耳食之見”、“耳食之學”。 |
耳聞不如面見 |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
耳聞目見 | 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
肥頭胖耳 | 見“肥頭大耳”。 |
風吹馬耳 | 比喻對別人的話無動于衷。 |
附耳射聲 | 謂傳聞異辭,捕風捉影。 |
俯首戢耳 | 見“俯首帖耳”。 |
俯首弭耳 | 見“俯首帖耳”。 |
伏首貼耳 | 畏縮恐懼的樣子。 |
公耳忘私 | 見“公爾忘私”。 |
國耳忘家 | 見“國而忘家”。 |
轟雷貫耳 | 打雷的聲音貫滿耳邊。形容人的聲名很大。 |
豁人耳目 | 開擴眼界,使耳目清新。 |
交頭互耳 | 猶交頭接耳。 |
驚耳駭目 | 耳聞目見后內心震驚。 |
酒酣耳熟 | 酒酣:飲酒盡興而痛快。耳熱:指面紅過耳,非常興奮。形容酒興很濃,喝得痛快。 |
口耳相承 | 謂接受傳聞。 |
臉紅耳熱 | 見“臉紅耳赤”。 |
兩耳塞豆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馬耳春風 | 見“馬耳東風”。 |
俛首帖耳 | 馴服恭順貌。 |
面紅耳熱 | 見“面紅耳赤”。 |
目達耳通 |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
目見耳聞 | 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
目染耳濡 | 見“目擩耳染”。 |
目擩耳染 | 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經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
逆耳利行 | 猶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謂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耳,但有益于行為。 |
躡足附耳 | 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說悄悄話。 |
爬耳搔腮 | 急切無奈貌。 |
飄風過耳 |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
傾耳細聽 | 側耳留意而聽 |
清耳悅心 | 耳為之清寧,心為之歡喜。形容樂曲美妙動人。 |
如雷灌耳 | 亦作“如雷貫耳”。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
塞耳盜鍾 |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塞耳盜鍾”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
搔頭抓耳 |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 |
屬人耳目 | 屬:集中在一點。指引人注意。 |
嵬目鴻耳 | 見“嵬眼澒耳”。 |
危言逆耳 | 正直的規勸聽起來不順耳。 |
嵬眼澒耳 | “嵬”念wéi。亦作“嵬目鴻耳”。猶言動人觀聽。 |
洗耳拱聽 | 見“洗耳恭聽”。 |
掩耳盜鐘 | 亦作“掩耳盜鍾”。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己欺騙自己。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
掩耳盜鍾 | 見“掩耳盜鐘”。 |
撧耳頓足 | 用手抓耳,以腳頓地。形容束手無策。 |
掩耳偷鈴 | 同“掩耳盜鐘”。 |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
言提其耳 | 揪著他耳朵。謂懇切地教誨。言,助詞。 |
以耳為目 | 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指對傳聞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為真。 |
撧耳揉腮 | 見“撧耳撓腮”。 |
庸耳俗目 | 指學識淺薄的人。 |
游心駭耳 | 發人遐想,動人聽聞。 |
遮人耳目 | 玩弄手法,掩蓋真相。 |
遮掩耳目 | 見“遮人眼目”。 |
抓耳搔腮 | 見“抓耳撓腮”。 |
當耳旁風 | 〖解釋〗見“當耳邊風”。當做耳邊吹過的風。比喻對所聽的話不放在心上。 |
盜鈴掩耳 | 〖解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同“盜鐘掩耳”。 |
東風射馬耳 | 〖解釋〗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 |
耳鬢撕磨 | 〖解釋〗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撕:同“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 |
耳旁風 | 〖解釋〗同“耳邊風”。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
法不傳六耳 | 〖解釋〗指極端秘密,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
方面大耳 | 〖解釋〗方臉盤,大耳朵。舊指富貴相。 |
疾雷不及塞耳 | 〖解釋〗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疾雷不暇掩耳 | 〖解釋〗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捷雷不及掩耳 | 〖解釋〗猶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備。 |
逆耳良言 | 〖解釋〗雖然使人聽起來感到刺耳,但卻是有益的好話。逆:抵觸,不順從。 |
墻有耳 | 〖解釋〗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墻有耳”。 |
塞耳盜鐘 | 〖解釋〗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
塞耳偷鈴 | 〖解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的愚蠢行為。 |
妥首帖耳 | 〖解釋〗猶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馴服恭順。 |
眼花耳熱 | 〖解釋〗兩眼昏眩,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
眼餳耳熱 | 〖解釋〗兩眼半睜半閉,朦朧而視,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
洋洋盈耳 | 〖解釋〗洋洋:眾多;盈:充滿。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 |
耳邊之風 | 耳旁之風,一吹而過。比喻不重視,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
耳鬢相磨 | 鬢:鬢發;相:互相;磨:擦。耳與鬢發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
耳不離腮 | 兩種關系十分接近、親密 |
耳不旁聽 | 兩耳不往旁邊聽。形容專心致志的神態 |
耳不忍聞 | 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二、耳組詞,有關耳朵的詞語:
駐耳 | 威耳遜 | 朱踐耳 | 中耳炎 | 竹批耳 | 重耳 |
中耳 | 屬耳目 | 執耳 | 植耳 | 屬耳 | 注耳 |
枕流耳 | 執牛耳 | 扎耳朵 | 云耳 | 悅耳 | 榆耳 |
右耳 | 引耳 | 倚耳 | 余耳 | 銀耳 | 咬耳朵 |
掩耳 | 養耳 | 熏耳 | 秀耳 | 熊耳兵 | 熊耳杯 |
熊耳 | 畜耳 | 小耳朵 | 心耳 | 焉耳 | 枲耳 |
洗耳翁 | 洗耳 | 斡耳朵 | 斡耳朶 | 無耳 | 葈耳 |
豚耳 | 土耳其 | 外耳 | 偷耳 | 挖耳 | 頭耳 |
唾耳 | 天耳 | 帖耳 | 貼耳 | 凸耳 | 挑耳 |
聤耳 | 天耳通 | 鼗耳 | 慆耳 | 俗耳 | 提耳 |
聳耳 | 竦耳 | 樹耳 | 鼠耳 | 順耳 | 松風耳 |
松耳石 | 鼠耳巾 | 順風耳 | 世耳 | 石耳 | 松耳 |
沈耳 | 軟耳 | 三耳 | 桑耳 | 入耳 | 滄耳 |
白耳 | 白耳龍 | 白木耳 | 辟耳 | 逼耳 | 病耳 |
車耳 | 不入耳 | 蒼耳 | 側耳 | 長耳 | 諂耳 |
長耳公 | 吃耳光 | 車生耳 | 充耳 | 楮耳 | 穿耳 |
垂耳 | 到耳 | 搭耳帽 | 刺耳 | 大耳兒 | 聰耳 |
打耳光 | 大耳翁 | 打耳喑 | 儋耳 | 耳屎 | 地耳 |
耳挖 | 耳旁風 | 耳誦 | 耳塞機 | 耳衣 | 耳剽 |
耳熟 | 耳套 | 耳也 | 耳三漏 | 滌耳 | 耳屏 |
耳飾 | 耳鼠 | 耳生 | 耳韻 | 耳挖子 | 耳聞 |
耳軟 | 耳性 | 耳畔 | 耳挖勺 | 耳語 | 耳擩 |
耳擇 | 耳熱 | 耳學 | 耳扇 | 耳齊 | 耳下腺 |
耳丫子 | 耳音 | 耳檐兒 | 耳孫 | 耳圈 | 耳視 |
耳識 | 耳屋 | 耳塞 | 耳軸 | 耳蝸 | 耳斡 |
耳提 | 耳食 | 耳咽管 | 耳喑 | 耳雨 | 耳言 |
耳穴 | 耳屬 | 耳墜 | 耳順 | 耳針 | 耳重 |
耳受 | 耳舍 | 鼎鐺耳 | 耳子 | 耳墜子 | 耳珠 |
鼎耳 | 耳治 | 耳報 | 耳杯 | 耳邊廂 | 凡耳 |
耳扒 | 飛耳 | 耳巴 | 耳閉 | 耳鳴 | 耳門 |
耳參漏 | 耳垢 | 耳背 | 耳快 | 耳唇 | 耳聒子 |
耳卜 | 耳聰 | 爾耳 | 耳科 | 耳光子 | 耳觀 |
耳光 | 耳福 | 耳朵 | 耳管 | 耳廓 | 耳朵軟 |
耳孔 | 耳戳 | 耳決 | 耳耳 | 耳菜 | 耳纊 |
耳垂 | 耳級 | 耳朵風 | 耳池 | 耳傍風 | 耳機 |
耳報神 | 耳珥 | 耳倕 | 耳刮子 | 耳摑 | 耳風 |
耳沉 | 耳房 | 耳根 | 耳環 | 耳絆 | 耳輪 |
耳目長 | 耳記 | 耳邊風 | 耳膜 | 耳鑒 | 耳力 |
耳摑子 | 耳伴 | 耳鼓 | 耳珰 | 耳際 | 耳目 |
耳帽兒 | 耳跟廂 | 耳號 | 耳艙 | 耳箭 | 耳糞 |
佛耳草 | 耳冷 | 耳界 | 耳尖 | 耳括子 | 耳目官 |
耳郭 | 耳聵 | 沸耳 | 附耳 | 拂耳 | 馮耳 |
刮耳 | 嘿耳 | 貫耳 | 感耳 | 貴耳 | 盥耳 |
狗耳草 | 聒耳 | 過耳風 | 駭耳 | 禾耳 | 黑木耳 |
赫歇耳 | 禾生耳 | 澒耳 | 護耳 | 槐耳 | 嘩耳 |
緩耳 | 黃耳 | 煥耳 | 黃耳蕈 | 黃耳菌 | 斝耳 |
交耳 | 漸耳 | 焦耳 | 蠒耳羊 | 驚耳 | 謹耳 |
靜耳 | 菤耳 | 啾耳 | 浄耳 | 開耳 | 糾耳 |
具耳 | 抉耳 | 卷耳 | 爵耳 | 李耳 | 括耳 |
瀝耳 | 剺耳 | 犂耳 | 里耳 | 俚耳 | 六耳 |
苓耳 | 柳耳 | 龍耳 | 沒耳性 | 馬耳風 | 馬耳他 |
鬧耳朵 | 貓耳洞 | 弭耳 | 馬耳 | 鹿耳巾 | 鹿耳 |
緑耳 | 緑耳梯 | 鹿耳門 | 緑耳公 | 暖耳 | 迷耳 |
木耳 | 抿耳 | 內耳 | 乃耳 | 逆耳 | 聶耳 |
牛耳 | 墻有耳 | 普耳 | 蒲式耳 | 鉗耳 | 酋耳 |
取耳 | 傾耳 | 清耳 | 揉耳 | 塞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