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節水是緩解目前供需矛盾最有效的一項措施。而水平衡測試正是企業節約用水、科學管水的一項基礎工作和基本方法。水平衡測試是對用水單元和用水系統的水量進行系統的測試、統計、分析得出水量平衡關系的過程。
水平衡測試基本流程
企業水平衡測試包括四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測階段、匯總階段、分析階段。
(1) 準備階段
要搞好三落實。一是組織落實:測試單位應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測試的組織領導,全面協調,測試實施、督促檢查等。為了便于開展工作,該機構由主管領導,節水主管部門負責人、車間(部門)主任組成領導班子和包括管水人員、統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車間及班級組長和用水,管水人員在內的測試班子。二是技術落實:就是要掌握測試方法,了解測試表格圖,摸清用水工藝、設備廠、設施及用水情況,進行人員培訓等。三是測試方案落實:就是明確測點和內容,選好測試儀器,確定測試的日期和次數,做好人員的分工和協調配合等。除三落實外,還要健全測試手段,校驗計量水表,使之達到規范要求。
(2) 實測階段
根據擬定的測試方案,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用水系統的供入、使用、消耗、排放等各環節的水量值,水溫,水壓,水質等數據進行實測,并做好測試數據的記錄。
(3) 匯總階段
對各項測試數據做適當的修正,進行必要的整理,有時數據的整理要同平衡結合起來進行。以水量為參數,按工藝流程或用水流程順序逐項填寫用水單元水平衡測試表;匯總各生產用水單元水平衡測試表,填寫企業水平衡測試統計表以及企業年用水情況表。繪制企業層次、車間或用水系統層次及重要裝置和設備的水平衡方框圖,各用水單元均用方框表示,方框內寫明用水單元的名稱,方框之間的相對位置,既要考慮到與實際工藝流程一致,又要考慮到水量分配關系清晰、明了。標注各種水量參數,水流走向用箭頭標明。水平衡方框圖中的用水單元的名稱、數量、水量等數值以及用水的分類要與測試數據及其匯總數據對應一致。
水平衡測試
(4) 分析階段
依據計量儀器儀表安裝是否齊全,水平衡測試過程是否進展順利,對水平衡測試過程進行評估。評估水平衡測試是否科學,其測試數據是否準確,測試結果是否符合實際。以水平衡測試結果為基礎,按相關標準有關要求,計算企業內各種用水評價指標,包括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重復利用率、漏失率、排水率、廢水回用率、冷卻水循環率、冷凝水回用率、達標排放率、非常規水資源替代率等評價指標。根據企業的水平衡測試分析結果,總結經驗,提出持續改進方案,提高用水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基礎,加強企業節水管理,提高企業水的利用率,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基礎。開展水平衡測試具有響應政策要求、助力企業用水科學管理等重要意義,是完成用水方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的關鍵措施。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