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天氣現象研究,拉尼娜和厄爾尼諾是典型的兩種天氣現象,一般對全球天氣有一定的影響,今年受拉尼娜氣候的影響,許多地區冬季寒冷,相關數據進一步分析預測,2023年也可能是拉尼娜年。
2023年是拉尼娜年還是厄爾尼諾年?
預計是拉尼娜年。
根據最新預測,導致澳大利亞東部洪水泛濫、美國和東非干旱加劇的拉尼娜現象可能持續到2023年。拉尼娜在北半球連續兩個冬天很常見,但連續三個冬天相對罕見。
更多的拉尼娜事件將增加東南亞洪水爆發的可能性,增加美國西南部干旱和野火的風險,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形成不同的颶風、旋風和季風模式。
根據6月1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最新預測,50%~60%的拉尼娜現象可能持續到7月或9月,這可能會增加大西洋颶風的活動。NOAA2023年初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為51%。
赤道太平洋東部上升的海水隨著氣候變暖而保持寒冷,導致更多類似拉尼娜的情況。
拉尼娜年是什么意思?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a——小女孩,圣人意味著厄爾尼諾現象,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異常下降,東太平洋明顯變冷,但也伴隨著全球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后。
拉尼娜現象經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低于厄爾尼諾現象。當拉尼娜現象出現時,中國容易出現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登陸中國的熱帶氣旋比常年多,南旱北澇;印尼、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等地降雨過多;非洲赤道、美國東南部等地容易干旱。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和東太平洋海溫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化過程構成了一個循環,拉尼娜在厄爾尼諾之后并不罕見。厄爾尼諾也會發生在拉尼娜之后。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比拉尼娜更頻繁。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拉尼娜現象頻率放緩,強度趨于減弱。尤其是90年代,厄爾尼諾從1991年到1995年連續三次發生,但拉尼娜在中間沒有發生。
拉尼娜冬天會很冷嗎?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和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它與海水溫度持續高于常年的厄爾尼諾被認為是全球氣候異常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在受拉尼娜影響的冬季,北半球極端寒冷事件的頻率增加。
拉尼娜對中國氣候的影響可以從溫度和降水兩個方面來看——在大多數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全年更頻繁、更強,中東大部分地區的溫度低于全年同期;南方水蒸氣條件將明顯偏離常年同期,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通過對1951年以來歷史上15起拉尼娜事件的分析,氣象部門發現,10個拉尼娜年中國冬季氣溫較低,5個拉尼娜年中國冬季氣溫較高。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中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除拉尼娜事件外,還有北極海冰融化、歐亞雪變化等海域海溫異常等因素。預計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低于常年同期,可能出現極端天氣。
37%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