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4日訊(記者 鄧桂明 通訊員 江曉華)當地時間2016年5月3日,美國科學院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 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長沙市一中校友、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杰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高中就讀長沙市一中
戴宏杰,男,1966年5月出生于湖南邵陽,1982-1984年在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清華實驗班就讀,1984年秋考入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湖南大學客座教授。1989年在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獲學士學位; 199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94年-1995年在哈佛大學Charles Liber教授的科研組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1997年在Rice大學跟隨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R.E Smalley教授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任斯坦福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2002年獲得終身教授職位;2006年獲得正教授職位;2007年獲得 J.G. Jackson & C.J. Wood 榮譽教授;2007年06月29日受聘為湖南大學客座教授。
戴宏杰教授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并獲得了廣泛的影響,是國際碳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他2009年當選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1年 2月10日,入選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名人堂榜單(TOP100CHEMISTS,2000-2010),總排名第7,華人排名第1 。

他是湖南的驕傲,中國的驕傲
戴宏杰教授當選院士后,長沙市一中代表母校給戴教授發去祝賀。
他是湖南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長沙市一中校長廖德泉表示,戴教授36歲就被評為全美十大年輕科學家之一,其導師已獲諾貝爾獎,他獲得該獎也是遲早的事,可以說是科技界的毛澤東。
戴教授情系母校,2012年11月22日,在長沙市一中建校一百周年、一中北美校友會成立之際,斯坦福大學教授戴宏杰校友向母校發來賀電,賀詞全文如下:
1984年我畢業于湖南名校長沙市一中,進入清華,以后進入哥倫比亞,進入哈佛。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不管走到哪里,常懷思鄉之情,常念母校恩澤。古人云: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一個人做人做學問,都與所受基礎教育直接相關。是母校一中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潛移默化,讓我逐漸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土壤之中。母校的教育讓人沒齒不忘。值此母校百年校慶之際,我在大洋彼岸真誠祝愿母校發揚優良辦學傳統,培育更多的人材,為中國和人類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我為母校驕傲。我也呼吁我們所有的學友們繼續努力,為母校爭光。
他熱愛母校,每次回湖南掃墓祭祖,他必回母校。廖校長說,這主要是因為他在一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幾個班主任都很關愛他,其中一個班主任叫黃克敏,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媽媽老師,對學生很關愛、包容、理解,讓每個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特別是戴教授,那時喜歡做實驗,有時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而誤了別的課程,黃老師也不批評他。黃老師文章寫得好,是一中文學社主要指導老師,在她的帶動下,戴教授作文也不錯,曾得過學校作文比賽一、二等獎。
他熱愛祖國,一直都沒加入美國籍。廖德泉說,戴教授一直以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這與一中的愛國教育、與深厚的湖湘文化分不開。
明星師兄
對于長沙市一中的學子來說,有戴教授這樣的師兄真是幸福。
2004年10月2日,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戴宏杰校友回母校。在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報告廳,他應邀為我校高一理科實驗班的同學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他說,離開一中20年了,看到在座的同學們,就像見到了當年的自己,走進一中的校園,感覺特別親切和熟悉。一中給了我很好的教育,我在一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有一中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一中校風樸實、學風好,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同學們學得活,視野開闊。學科之間沒有太多的界定,雖然自己學的是理科,但文科成績也不錯,曾得過學校作文比賽一、二等獎。數學是最基礎的學科,學好數學對物理、化學等都有幫助,而且以后從事科研工作也離不開數學。要想成績好,我自己感觸最深的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課,一中老師的教學水平都很高,所以要聽好每節課,掌握老師課上所傳授的知識至關重要。學理科的平時要多做題,熟練生巧;此外要關心時事,多看一些關于物理、化學方面的科學新聞。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平時注重鍛煉,我的在一中上學時業余愛好廣泛,特別愛好籃球,曾是班級籃球隊的中鋒。
他告誡同學們一定要珍惜在一中難得的學習機會,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打好基礎。同學們如果以后有機會出國,但一定要愛國,學成之后報效祖國。我出國這么多年,但沒有申請美國國籍,我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此次回國,是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之邀幫助其工作一個月。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他都一一作出了問答。最后,他對同學們說,如果今后想出國深造,對物理、化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讀他的研究生、博士生。
隨后,他與學校領導及同學們在圖書館前合影留戀。

戴教授與一中師生座談。

戴教授是師弟師妹們的明星。

戴教授與一中師生合影。
兄弟兩人都是一中校友
令人驚奇的是,戴教授還有個弟弟戴宏力,也非常優秀,也是長沙市一中校友。
戴宏力,1970年3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陽。1987年于長沙市一中高中畢業后,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系,1991年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92年春考取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攻讀研究生,1996年畢業,獲化工專業哲學博士。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任研究助理。先后曾任美國杜邦公司高級研發工程師、美國電化學會、化學學會會員。擁有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的多項美國國家專利。

2007年4月,戴宏杰校友贈給母校長沙市一中《兄弟家書》。《兄弟家書》(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兄從清華學子到哈佛大學博士的求索記實,是弟從北航學子到加州大學博士的成長見證。兄弟兩人長沙市一中畢業后,分別求學于清華、北航,然后均留學美國,現在都已成為頗有建樹的院士、科學家、學者。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