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駕崩,8歲的皇三子玄燁繼位為帝,是為康熙皇帝。作為順治皇帝的生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即有名的孝莊太后升級為太皇太后??滴趸实勰暧?,尚不能親政,順治皇帝臨終前委任索尼、舒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輔助處理朝政。面對輔助朝政的四大臣,孝莊太后為何就沒有慈禧太后對于輔政八大臣的擔(dān)心呢?孝莊太后作為清初有名的女政治家,完全有能力治理國家,處理朝政,為何不像慈禧太后一樣垂簾聽政,牢牢把持朝政呢?

其實,對于剛剛?cè)腙P(guān)的清朝而言,孝莊太后放棄朝政大權(quán)既有她的無可奈何、祖制約束還有她非比尋常的政治智慧。
1、制度約束
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因病駕崩以后,因他未生育子嗣,按照清朝傳統(tǒng),應(yīng)該從同治皇帝載淳的子侄輩,即溥字皇室近支宗親中選擇一位賢者繼位為帝,但是慈禧太后為何非得違反祖制、打破常規(guī)在載淳的同輩分中選擇了載湉繼承皇位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她想繼續(xù)保持自己皇太后的位置,而不想升級變成太皇太后,這樣就不能再垂簾聽政、把持朝政了,畢竟皇太后已經(jīng)有了,自己再越俎代庖于情于理都說不通。

順治十八年,康熙皇帝繼位后,就將其生母佟佳氏尊為皇太后,而孝莊太后則升級為太皇太后。和慈禧太后不同,孝莊太后的兒子順治皇帝有皇嗣,她升級為太皇太后是必然的,是沒有選擇余地的,而且皇太后尚在,所以就算是孝莊太后想要垂簾聽政,基本條件已經(jīng)不允許了。

2、政治智慧
就算是因為皇太后的存在,孝莊太后不能垂簾聽政,但在康熙二年,玄燁10歲的時候,其生母孝康章皇后就因病崩逝,年僅23歲。此時,作為后宮獨尊,歷經(jīng)四朝、賢能聰慧的孝莊太后為何還是拒絕了輔政四大臣的垂簾聽政請求呢?

首先,年歲已高的索尼自保避禍,不愿太多過問政事,雖然他貴為輔政四大臣之首但是當(dāng)時把持朝政的最高權(quán)力卻慢慢掌握在了鰲拜手中。而請求孝莊太后以太皇太后之尊出來主持朝政、垂簾聽政的就是這個擅權(quán)專政的鰲拜,英明如孝莊太后,她能不明白鰲拜心中的真正意圖?她能不知道這是鰲拜在把持朝政以后,對她的試探嗎?

如果,孝莊太后真的接受請求,接管了朝政,實力強大的鰲拜肯定會氣急敗壞,鋌而走險而反動叛亂,進(jìn)而威脅皇權(quán)統(tǒng)治,動搖清朝根基。所以,孝莊太后不會輕舉妄動,更不會在未獲得重臣明確支持態(tài)度之前,就盲目的和鰲拜爭權(quán),以致釀成大禍。另外,當(dāng)時的四大臣中,索尼因年事已高而選擇避禍自保;舒克薩哈以出賣舊主而被朝臣鄙視,手中并無實權(quán);遏必隆性格懦弱而依附于勢力強大的鰲拜,但畢竟四位大臣基本上還屬各管一攤,還算盡心的為大清王朝出力。

如果孝莊太后在這個時候垂簾聽政,即使鰲拜不會勝出異心,舉兵造反,也肯定會寒了四位大臣的輔政之心。他們會覺得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已經(jīng)不信任他們了,想要自己掌握朝政,處理政事了。這樣一來,四位大臣還會盡心為朝廷辦事嗎?所以,孝莊太后從國家大局上考慮,也斷不會選擇垂簾聽政
免責(zé)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