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令衛(wèi)青和22歲的霍去病深入漠北殲滅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2000多里,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相國、都尉等83人,又追殺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這里祭天封禮。接著又在狼居胥山以北的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從此之后漠南無王庭,大漢朝的威嚴(yán)震懾整個草原。
從此之后,封狼居胥也成為歷代武將的夢想,只是縱觀數(shù)千年古代史,能達到這項榮譽的人屈指可數(shù)。簡單來說,也就是東漢的竇憲、唐代的李靖,明代的藍玉。他們能不能超越霍去病呢?。

竇憲在東漢打敗過北匈奴,做出過封燕然山的壯舉。但是平心而論,竇憲是遠遠比不上霍去病的。霍去病雖說不及舅舅衛(wèi)青仁義忠厚,甚至還會做出苛待士兵的事情,但是總體而言瑕不掩瑜。竇憲則不同,他仗著自己外戚的身份在京城為非作歹,最后遠擊匈奴也是為了政治避禍,與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完全不同。并且匈奴一族經(jīng)過漢武帝時期的毀滅性打擊早就走向衰敗,竇憲和霍去病所面臨的敵人完全不同。因此竇憲雖說取得勒石燕然的成績,但與霍去病完全是兩個檔次。

明朝的藍玉在這方面也是比不上霍去病的。藍玉在洪武21年率軍15萬北征蒙古,朱元璋希望他可以徹底掃清退守大本營的元朝。藍玉在捕魚兒海大破元軍,除了元主與太子天保奴等數(shù)十騎倉惶逃走,其余后宮嬪妃、王子公主、朝中顯貴悉數(shù)被抓,此戰(zhàn)被稱為是蒙古版本的靖康恥,藍玉也憑借這場戰(zhàn)爭獲封涼國公。

獲得如此大的成就,為何還說藍玉比不上霍去病呢?因為這時的北元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它在徐達常遇春等一系列名將連番打擊下早已沒有當(dāng)年的威風(fēng),因此許多人提到這段時期的元朝都會用弱元來形容。但是霍去病的對手匈奴不一樣,或許有人說漠北之戰(zhàn)時匈奴已經(jīng)遭受過多次慘敗,早已不如冒頓單于時期強盛,但是讓匈奴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人也是霍去病。藍玉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獲取戰(zhàn)功,而霍去病,出道就是巔峰。

最后來說說唐朝的戰(zhàn)神李靖,若說有哪位武將的成就高于霍去病,也就只有李靖了。并且這么說還有爭議,只能說李靖在唐朝的強大國力和原有版圖的基礎(chǔ)上,勉強可以算作略勝一籌。

唐朝初年的邊關(guān)環(huán)境和漢朝初年很像,漢朝時強大的匈奴屢屢犯邊,最初劉邦也想硬氣一把,但是白登山之圍被徹底打服了,并且嚇得文景兩朝只能和親服軟,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再次強硬。但是唐朝不一樣,隋唐時期中原大亂突厥也曾趁火打劫,但是唐太宗在即位的第四年就派李靖出師塞北,他要挑戰(zhàn)突厥在東亞地區(qū)的霸主地位。
公元630年正月,李靖在極寒天氣中率領(lǐng)三千精銳騎兵從馬邑出發(fā),向著塞北的冰天雪地不斷進軍。突厥頡利可汗沒有想到唐軍會在這個時節(jié)孤軍深入,還以為唐朝舉全國之力前來攻打,一時大驚。最終李靖俘獲了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政道及原煬帝蕭皇后,突厥首領(lǐng)頡利可汗倉皇逃走。唐太宗稱贊這場戰(zhàn)役為古今所沒有的奇勛,足以雪往年在渭水與突厥結(jié)盟之恥。此次戰(zhàn)爭李靖沒有封狼居胥,但是他打馬從狼居胥山前呼嘯而過,這座塞外名山再次見證了中原王朝的輝煌。

寫到這里或許有人會問,即便李靖率軍打敗了強盛時期的突厥,但這也只是與霍去病不相上下的功績,上文為何要說他的成就高于霍去病呢?這里就要討個巧了。霍去病是兵鋒到達這里,他并沒有一直在這里駐扎,漢朝也沒有把勢力范圍延伸到這里,因此霍去病屬于深入敵境作戰(zhàn),走一圈就回來了。
但是唐朝不同,李靖打敗東突厥后唐朝隨后把這塊地變成自己地盤了,因此李靖屬于開疆辟土,霍去病屬于威懾。雖說霍去病也有這個能力,但是當(dāng)時的漢朝不具備把匈奴地盤劃入自己勢力范圍的實力,因此霍去病算吃個悶虧,李靖也只能算作在唐朝的強大國力和原有版圖的基礎(chǔ)上,略勝一籌。
李靖和霍去病,誰的成就高,親愛的讀者,你是怎么看的呢 ?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免責(zé)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