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均GDP最高的10座城市分別是克拉瑪依、無錫、北京、鄂爾多斯、南京、蘇州、深圳、上海、常州和珠海。這10座城市人均GDP均超過14萬元,按當年的平均匯率折算均超過2萬美元,跨過發達經濟體的門檻。下面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出爐,國家統計局數據,IMF及世界銀行數據,來分析一下達到發達國家經濟指標的十大城市如下:
一、克拉瑪依(普通地級市)
1)人均GDP:180889元人民幣(折合:28037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西班牙(27132美元),超西班牙905美元;
2)經濟總量:886億(約137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盧森堡(732億美元),超盧森堡154億美元,

克拉瑪依主要經濟產業:克拉瑪依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是國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克拉瑪依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產業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泛中亞地區的中心區,是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的聚集區,油氣資源儲量占全世界的近80%。
克拉瑪依是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克拉瑪依"系維吾爾語"黑油"的譯音,得名于市區東北角一群天然瀝青丘--黑油山??死斠朗切轮袊闪⒑罂碧介_發的第一個大油田,于1958年建市,2002年,其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產量上千萬噸的大油田。克拉瑪依擁有眾多旅游景點,世界魔鬼城曾被評選為"中國最瑰麗的雅丹"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二、無錫(經濟強市)
1)人均GDP:165777元人民幣(折合:25695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斯洛文尼亞(25211美元),超斯洛文尼亞484美元;
2)經濟總量:12370億(約1917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希臘(1893美元),無錫超希臘24億美元

無錫主要經濟產業: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9%;工業是無錫國民經濟的主體,其現階段的的支柱產業是指高檔紡織及服裝加工、精密機械及汽車配套工業、電子信息及高檔家電業、特色冶金及金屬制品業、精細化工及生物醫藥業等。無錫擁有華虹、海力士、阿斯利康三大巨頭企業。比如總投資100億美元的華虹無錫項目令人矚目:值得一提的是,無錫還擁有七大高新支柱產業:
1)集成電路: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芯片封測、芯片材料、芯片設備的全產業鏈,規模僅次于上海,全國第二。
2)物聯網及通訊:標準制定、射頻識別(RFID)、智能安防、下一代通信、云計算等物聯網產業鏈,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占比全國第一;
3)大國重器:以自主芯片為基礎的太湖神威超級計算機,以蛟龍號為代表的海洋深潛設備,以軍用飛機雷達為代表的軍品裝備,以大飛機和軍用飛機必備的葉片為代表的航空部件;
4)生物制藥:以藥明康德為代表的生物制藥產業;
5)特種金屬及制品;
6)精細化工產業;
7)精密機械和高端裝備。
三、北京(一線城市)
1)人均GDP:164905元人民幣(折合:25560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斯洛文尼亞(25211美元),北京超349美元
2)經濟總量:36103億(5595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瑞典(5376億美元),北京超219億美元

北京主要經濟產業:北京擁有四大支柱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日前發布,北京在未來5年,北京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打造面向未來的高精尖產業新體系,培育形成4至5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高精尖產業占比超30%,將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區塊鏈、創新藥等打造成為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的新名片。
早在2017年年底,北京發布實施十大高精尖產業指導意見,針對5G、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機器人、超高清視頻等出臺了具體行動計劃和方案,加快前沿新興領域布局。十三五時期,高精尖產業已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在特種機器人、創新藥、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處于國內甚至全球領先地位,并且涌現出一大批行業標桿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第三產業發揮壓艙石作用,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7.8%,其中,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優勢行業持續發揮帶動作用。
四、鄂爾多斯(普通地級市)
人均GDP:164082元人民幣(折合:25432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斯洛文尼亞(25211美元),鄂爾多斯超221美元;
經濟總量:3233億(約501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塞爾維亞(530億美元),鄂爾多斯少29億。

主要經濟產業:鄂爾多斯的支柱產業是:煤炭、化工、羊絨、天然氣。鄂爾多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并且是全區乃至全國正在發展的能源重化工和紡織基地。擁有各類礦藏50多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是中國產煤第一地級市。天然氣探明儲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為7504億立方米,為國內最大的整裝氣田。
鄂爾多斯還擁有天然堿、食鹽、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嶺土,其儲量也相當可觀,且品位很高。鄂爾多斯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羊絨制品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絨城,世界羊絨產業中心。鄂爾多斯已經構筑起了能源、化工、紡織、高載能、高新材料、生物制藥、農畜林沙產品加工、建材、商貿物流、汽車制造等優勢產業。
五、南京(省會城市)
1)人均GDP:159083元人民幣(折合:24657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愛沙尼亞(23330美元),南京超1327美元。
2)經濟總量:14818億(約2296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葡萄牙(2313億美元),南京少17億美元。

南京主要經濟產業:南京支柱產業為:電子、石化、電力、鋼鐵、汽車四大產業,電子、石化、鋼鐵、汽車、電力五大支柱產業其增量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曾經高達76.9%,五大產業中,石化產業曾經成為全市工業快速增長勢頭影響最大的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近幾年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裝備、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新材料、節能環保七大領域的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的加入使南京經濟轉型升級的增幅成為經濟發展的頂梁柱。
六、蘇州(經濟強市)
1)人均GDP:158221元人民幣(折合:24524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斯洛文尼亞(25211美元),蘇州少687美元。
2)經濟總量:20170億(3126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丹麥(3522億美元),蘇州少396億美元。

蘇州主要經濟產業:蘇州是全球第一大工業城市。蘇州支柱性產業:生物醫藥、軟件和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新型顯示。
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五百強企業投資蘇州中,日本占據很大部分,比如著名的三井、伊藤忠商事、三菱、豐田、松下等三十多家公司先后來蘇州投資;其次是美國,比如美孚、德士古、杜邦、雪佛來、陶氏化學等二十多家公司進駐蘇州;還有韓國著名的大宇、三星、浦項,香港的怡和也在都蘇州投資興辦企業。
據悉,世界五百強中眾多企業落戶蘇州,以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為支柱的高新技術產業正在蘇州市加快集聚,蘇州已形成了超微半導體、愛普生水晶振子和液晶顯示器、三星半導體集成電路、飛利浦和明基彩顯等二十多個較大規模的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基地。據蘇州的信息化趨勢和蘇州優勢條件,蘇州將有望成為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基地之一。
七、深圳(一線城市)
1)人均GDP:157575元人民幣(折合:24424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斯洛文尼亞(25211),深圳少787美元。
2)經濟總量:27670億(約4288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愛爾蘭(4187億美元),深圳超約101億美元。

深圳主要經濟產業:深圳在1996年,深圳360萬人口,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所以當時在深圳形成了四大支柱產業,服裝、電子、加工、貿易為主的四大支柱。后來,深圳逐步形成了高新技術、金融、貿易、旅游、信息、運輸6大支柱產業,實現 方式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實現了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長。這六大支柱產業對深圳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通信行業,以深圳的中興、華為等為代表。比如鐘表行業,以深圳飛亞達等為代表;比如網絡,以騰訊為代表;比如計算機,以長城等為代表;比如手機,以酷派(宇龍)、華為、中興等為代表;比如生物制藥,以健康元、海王、科興等為代表;電子產品代工,以富士康、比亞迪等為代表;房地產,以萬科、金地、華僑城等為代表;另外還有深圳華強北軟件產業:深圳軟件園眾多企業等等
深圳的支柱產業除了高科技,物流和金融業三大支柱外,未來更重要的支柱是海洋經濟等。
八、上海(一線城市)
1)人均GDP:155606元人民幣(折合:24118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愛沙尼亞(23330美元),上海超約788美元。
2)經濟總量:38701億(約6000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瑞典(5376億美元),上海超約624億美元。

上海主要經濟產業: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是中國重要的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是世界上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上海的支柱性產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精品鋼材制造業、成套設備制造業和生物醫藥制造業。
上海還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幾乎囊括了全中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比如上海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交易所、上海鉆石交易所、黃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的金融業僅次于工業、批發零售業。曾經占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稅收合計數的50%。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汽車配套產業也非常厲害。比如全球巨頭的研發中心和中國總部也大多在上海。大飛機也是,特別是商發和商飛都在。生物醫藥上海的比重也很大。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
九、常州(普通地級市)
1)人均GDP:147881元人民幣(折合:22921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捷克(22579美元),常州超約342美元。
2)經濟總量:7805億(約1209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斯洛伐克(1041億美元),常州超168億美元。

常州主要經濟產業:常州最大的優勢產業是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常州工業經濟的主體和全市經濟增長的中堅。常州市圍繞建設全國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內領先的產城融合示范區,致力推動十大產業鏈加快發展。具有常州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尤其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裝備制造業全國領先,石墨烯產業躋身國際前沿,
總體來看,常州市主要以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為主力, 工業基礎積淀厚實,先進制造業在全球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已形成了以機械、紡織、化工、冶金、和電子等產業為支柱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服務業發展十分迅速。常州擁有很多大企業,比如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涵蓋鋼鐵、物流、酒店、地產、教育、投資、外貿、港口等多元產業的國家級鋼鐵聯合企業。再比如通用電氣公司在常州設有分公司。通用電氣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術和服務業務的跨國公司等等。
十、珠海(普通地級市)
1)人均GDP:142726元人民幣(折合:22122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葡萄牙(22489美元),珠海市少367美元。
2)經濟總量:3481億(約539億美元)
對比歐洲:相當于塞爾維亞(530億美元),珠海市超9億。

珠海主要經濟產業:珠海的支柱產業是:電力能源、生物醫藥、精密機械制造、家電電氣、電子信息和石油加工。珠海作為海濱城市: 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旅游業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支柱產業。除此之外,珠海還有一個產業其實是國內排第一的,只因為旅游業名聲在外,蓋過了其風頭而已,那就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打印機耗材等周邊配套產業,不管是產業集群,還是業內品牌,技術高地,都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龍頭。
另外,珠海的高新科技企業還很多,比如格力、魅族、炬力和全志科技這都是著名的電子產品設計和生產企業。珠海還有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為:集成電路、生物制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打印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是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最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城市。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