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天然的求生欲望,人類對危險保持一種敏銳的嗅覺,從這個角度來講,市場的回調往往會引發巨大的關注度。
進入2018年以來,在A股由“強勢”到“回調”的走勢變化中,恐慌的情緒再度滋生。由此可見,人們對于K線圖的敏感從未改變。
思考一個問題:自2016年2638.30的低點以來,這是第幾次因為A股難以入眠了?可能數不清了,因為在這一路波動上升的過程中,A股多次回調;但如果從整體上來看,A股依然在波動中升至3300點。
上證綜指自2016年初以來的多次回調
在投資中,情緒除了用來宣泄之外,大抵是無用的。成熟投資者能夠做到“夜夜安枕”,大多堅持著“忽略短期波動,實踐長期投資”。
怎么做呢?
從長線投資的角度,如果你投資的公司和基金本身并沒有問題,又有什么值得恐慌的呢?
相比于“無需恐慌”的勸導,成熟投資者的第三句話則更為積極。
這個時候切莫貪婪,想要等到市場跌透后抄底。因為巴菲特告訴我們,“在情緒翻多或經濟好轉之前,股市一定早已上漲,甚至是大漲了。如果你等待知更鳥的到來,你將錯過整個春天。”
黃金是一個特殊產品,和股票、地產、債券等資產的收益率相關性非常低,是分散風險、優化資產組合和規避投資風險非常好的品種。
近兩日,美股回調導致全球股市受到波及之時,黃金資產保持穩健走勢、兩日飄紅,再次充分驗證了黃金資產的“避險”屬性。
所以在資產配置中,不妨加一部分黃金作為配置底倉,促進投資組合多元化。你會發現當市場回調時,自己對投資組合的穩定性更有自信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