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
2英國
當我們一直呼吁給學生們減負的時候,還有一群英國學生正經歷著另一種極端。
據外媒報道,英國蘭開夏郡布萊克浦區(qū)一位14歲的少年Aaron Parfitt帶領100多名同學罷課,游行示威,要求老師增加作業(yè)量!英國學霸的這種主動學習的意識是我們應該培養(yǎng)的。
3日本
在日本有一個說法“比起學歷,‘塾’歷更重要”(比起你的學歷,你上補習班的經歷更重要)。想要有一個好成績,想要考上一個好大學,那就必須要上補習班。
很多家長甚至認為,在日本不上補習班就等于考不上好大學。為了能讓孩子出人頭地,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和初中階段就開始不惜重金,讓孩子進入各種補習班學習。
在日本,放學后去補習班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數據調查顯示:40%的日本小學生都曾上過補習班,到初中這個比例增長到65%,而在考上日本名校的高中生中,這一比例更加顯著。
日本最出名的東京大學學生中,約有85%的學生上過補習班。其他學校,如早稻田大學,慶應、一橋等名校的學生中更是有95%的人上過補習班。這些數據使我們不得不感慨日本學生太拼了···
4韓國
韓國也是出了名的應試大國。為了應對各種各樣的入學升學考試,韓國中學生平均每天要學習15個小時。
放學后,學生們會到圖書館自習,圖書館關門后再找自習室學習。通常要學到半夜才回家。根據韓國“補習班現狀”調查顯示,37%的中學生表示“平時晚上10點以后才會結束補習班課程”。
面對瘋狂的補習狂潮,韓國政府不得不插手,并頒布了“十點鐘以后禁止上補習班”的禁令。然而這樣的禁令哪能阻止補課成癮的韓國人,為了躲避禁令,學生上課到10點,然后先睡覺到12點,再起床補課到凌晨。
這樣的做法迫使政府不得不取消禁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努力還是有一定成效的。在2017年第58屆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韓國隊以6枚金牌(6人參賽),總分170分的成績斬獲冠軍,中國隊獲得亞軍。
5印度
印度人口僅次于中國,排名第二,但有限的資源使得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印度理工學院的神話”是印度學生從小被灌輸的信念。只要考上這所大學,階層、背景、社會關系都不再重要,僅憑一張畢業(yè)證就能立足社會。
為了考進這所學校,孩子們起早貪黑。與韓國學生不同,印度學生選擇在早上4點半起床去上補習班,上完補習班后再去學校上課,學校下課后再到補習班學習。每個學生都面臨著沉重的高考壓力和就業(yè)壓力。
看完其他國家的學習情況,各位寶媽寶爸還覺得只有中國學生壓力大了嗎?小星老師還是要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勞逸結合,更要重視孩子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事情就是時間了,在相同的時間里,我們究竟給了孩子什么,這才是教育的根本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