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裝行業發明專利有哪些?
服裝行業發明專利主要包括服裝新纖維材料的開發,服裝加工及制作方法的技術創新等等。服裝新纖維材料的開發,例如美國杜邦公司開發了一種彈性纖維專利用于運動服、休閑服等服裝中。李寧公司為了增加運動褲的彈力,使用了美國杜邦公司的該項專利,知識產權世界中并沒有免費的午餐,李寧公司也因此支付了此項專利的使用費。服裝加工及制作方法,如雅戈集團擁有11項在棉、毛、麻面料的免熨加工方法相關的專利,這些專利對于增強襯衫、西服在穿著和洗滌中的抗皺性有顯著的成效。
二、服裝產品申請外觀設計專利須滿足哪些條件?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相關規定,申請服裝外觀設計專利必須是應用在產品上的,該產品還必須是有一定的形狀、圖案、色彩三要素的設計,而且該設計應是具有美感及工業實用性的新的設計。具體來說:(1)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服裝產品必須具有工業實用性,可以用工業方法重復再現,批量生產。(2)同時還應當是富有美感的設計,富有美感是對服裝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等設計使用的視覺產生美感,從而產生審美價值;(3)服裝產品外觀設計必須是對服裝產品的形狀、圖案和色彩這三要素的設計,如果不是針對該三要素的設計就不能成為外觀設計;(4)服裝產品外觀設計必須具有新穎性,也即是新設計,在此之前沒有相同的設計。
三、服裝行業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流程及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服裝行業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服裝外觀或照片各一式一份。要求保護服裝外觀色彩的,還應當提交彩色或者照片一式兩份。提交的兩份均為,提交照片的,兩份均應為照片,不得將和照片混用。如果或照片需要說明的,應當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一式一份。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程序主要有:
(1)受理階段。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后進行審查,如果符合受理條件,專利局將確定申請日,給予申請號,并且核實過文件清單后,發出受理通知書,通知申請人。如果申請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跡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圖及未用繪圖工具和黑色墨水繪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請文件不齊備的;或者請求書中缺少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及地址不詳的;或者專利申請類別不明確或無法確定的,以及外國服裝企業和個人未經專利代理機構直接寄來的專利申請不予受理。
(2)初步審查階段。經受理后的專利申請近照規定繳納申請費的,自動進入初審階段。在初審主要是對申請是否存在明顯缺陷進行審查,主要包括審查內容是否屬于《專利法》中不予授予專利權的范圍。外國服裝企業還要進行資格審查及申請手續審查。不合格的,專利局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補正或陳述意見,逾期不答復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同時除上述審查外,還要審查是否明顯與已有的專利相同,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方案或者新的設計,經初審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進行授權程序。
(3)授權階段。經過初步審查未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審查員作出授權通知,申請進入授權登記準備,專利局發出授權通知書和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申請人收到通知書后應當在2個月內近照通知的要求辦理登記手續并繳納規定的費用。
四、受到外觀設計保護的服裝包含哪些元素?
根據WTO/TRIPS的要求,服裝外觀設計保護的內容,是指能用視覺觀賞到的附注于成衣表面的圖案、花形、各類服裝款式式樣、輪廓裝飾等藝術成份。也就是說,服裝行業的外觀設計專利保護僅限于產品的外觀,而不延及產品的功能、工藝和技術層面。
(1)服裝款式的保護,款式是指服裝的外觀形式,設計者選擇長短、寬窄、厚簿、平凹、靜動、層次變化,對領型、袖型、襟線、擺線的造型等展現其設計主題、個性特征。服裝造型可以單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對其享有專有權。
(2)服裝圖案的保護,圖案是指將大自然中的點線面及色彩根據生產工藝加工達到要求,通過變形處理所構成的圖形。產品形狀的外觀設計可以單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也可以與圖案結合一起構成一項外觀設計,而圖案本身的設計也可以單獨申請專利。
(3)服裝色彩的保護,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外觀設計產品的色彩,不屬于法定的專利權必須保護的設計特征,只有當專利申請提出請求保護色彩時,所請求保護的色彩都有可能成為該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一個設計特征。也就 是說,產品的色彩不能獨立構成外觀設計,只有色彩與圖案、形狀或者三者共同結合才構成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綜上所述,服裝在申請專利時,最好服裝款式專利申請一個,服裝款式加圖案專利申請一個,服裝款式加圖案再加色彩的結合專利再申請一個,這樣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全方位的保護。
五、如何認定專利侵權行為?
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專利權人之外的人,非經專利權人同意或允許,實施了與專利技術相同或相似的技術。在確認對某項專利是否構成侵權時,首先應當考慮該專利是否為一項合法、有效的專利,也是就說構成侵犯的專利必須是合法有效的專利,如果該專利已過保護期,或被國家專利審批機關撤銷,或被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無效,或專利權人自己已經放棄專利權,那么他人實施了此項專利就不構成侵權。所以他人要實施專利,就必須經過專利權人許可,簽訂許可使用合同,并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否則就構成專利侵權。專利侵權行為的特征具體表現為:(1)未經專利權人許可;(2)以生產經營為目的;(3)實施了該項有效專利。
六、企業解決侵犯專利糾紛的途徑有哪些?
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引起專利侵權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以上三種方式各有優劣,當事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適用。當事人協商的前提是建立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可以節約行政和司法資源,但不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當事人有反悔的可能;而由專利行政主管部門解決,相對于司法程序來說,程序相對簡單,費用和時間成本較低,但對于跨區域的專利侵權,有可能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公正性無法得到保證;而司法程序解決專利侵權更具有權威性、公正性,但程序復雜,費用和時間成本較高。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