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說教育大實話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以師生戀為題材的言情小說,這些小說里,老師大多帥氣多金有才華,而學生又大多聰明漂亮好運爆棚。這些小說的確會帶給不少學生有關大學師生戀的美好幻想,然而現實永遠和小說相距甚遠。
2021年4月,我國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里表明,學校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預防并制止教職工與學生發生戀愛關系。并且這并不是我國第一次提出禁止師生戀,早在2014年,我國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中就已經明確表明教師不得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說,這是因為我們國家思想相對保守,在思想相對開放的國外一定不會對師生戀這件事如此排斥。現實恰恰相反,即便是思想十分包容的美國,也早在1995年就有了禁止高校師生戀的相關規定,發展至今,嚴禁師生戀早已成為了美國高校內的基本準則。

那么為什么看起來比較浪漫的師生戀,在現實生活中卻早已被絕對禁止呢?其實這和思想是否保守無關,國內外大學嚴禁師生戀的出現,關鍵還是因為以下三點。
1.師生雙方雖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學習上仍處于管理和被管理者的角色
很多人在備考教資時,都曾背過這樣一個知識點,那就是新型的師生關系為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尊師愛生和心理相容。從這段對于最新師生關系的界定中我們不難看出,如今的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是向平等的方向靠攏的,但是在學習上大多屬于授受關系,也就是說一方教,一方學,一方管理,一方被管理。這樣的角色劃分,很難讓師生始終站在平等的位置相處。

當然,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沒有學生嫁給老師的例子,但是這大多是雙方徹底脫離師生關系多年后才產生的戀愛關系,這樣角色轉變后的交互遠比之前校園里的盲目崇拜要理性的多。
2.容易產生不道德的戀愛關系或給一些不道德老師犯罪的空間
在高校任教的老師,大多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還與學生發生戀愛關系,就是典型的不道德行為,不管學生是否知情,都在無形中承擔了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的角色。

老師這個職業的確有一定的示范性,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老師都能做到嚴于律己,認真執教。從近幾年層出不窮的高校師生戀惡性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實中有很多特別渣的老師存在,他們利用學生的信任,肆意妄為。如果高校允許師生戀,那么就給了這部分老師可遮擋狼身的羊皮,很容易讓更多無辜學生入坑。

3.破壞教育公平
高校的老師中有很多學生向往已經的權利,例如獎助學金的評定,保研名額的評定,深造名額的評定,就業機會的推薦等,如果師生之間產生了戀愛關系,那么很難保證老師可以在這些項目上一視同仁,保持絕對的公平。盡管我們不愿意相信直至今天仍然有那么多愿意為一點利益犧牲自己的學生,但是這卻是今天無數次上演的不爭的事實。

小說和影視片段里的浪漫愛情,雖源于生活,卻也粉飾了生活里太多的不如意,希望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在大學里認真生活,保護好自己。
對于高校內絕對禁止師生戀一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你認為大學和中學可以存在師生戀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