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英雄兒女》電影,以前光知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故事,卻不知道來自于哪個電影,看完后查詢才知道是源自真實的歷史,并被記載在巴金的小說《團圓》中。

1964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制作并出品的這部電影的故事風格很奇怪,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戰士王成陣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前線宣傳哥哥王成的英雄事跡并在前線慰問時受傷,而在父親王復標來到朝鮮慰問后,告訴她真正的身世,并和自己的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本片大量的篇幅并沒有在戰斗的場景上,反而用大量的篇幅描繪了軍區領導如何宣傳王成的事跡,而戰士們紛紛向他學習的故事,很少見到這種題材的電影。

王成這個英雄的形象無疑是光輝萬丈,但影片專注于他的身后事卻是有些超乎想象,但本片就是用這種奇妙的描述方式,讓人看到了烈士在陣亡后家人和戰友如何看待他,祖國和朝鮮的人民如何看待他,讓人看到了烈士犧牲后的故事,鼓勵更多的戰士向王成學習,繼承他的榮耀。

而王成的妹妹王芳也在悲傷之后,堅持創作,作為一個文藝兵,將祖國的歌舞帶到前線,在炮火聲中為這些志愿軍戰士帶來歡樂,甚至在救人之后被炮彈打出了內傷,索性被當地的朝鮮族老人所救,片中的志愿軍與當地民眾的關系都非常融洽。

王芳的身世也暗示了共產黨員背后永遠站著無產階級,她的生父也就是片中的政委王文清,他們夫妻曾因為地下工作而被敵人抓捕,不過王芳的母親在生下她不久就被害,而父親王文清則在共產黨的救援中成功逃出監獄,只不過那時候王芳已經被老工人王復標所養育,而王復標一家為了王芳上學是省吃儉用,連她的哥哥都從小打工給她掙學費。老百姓對于被害的共產黨員的后代一向是非常照顧,連自己的兒子都沒那么受寵。

本片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其意圖還是很明顯的,就是告訴所有的中國人,當你為人民奮斗時所有的中國人都站在你的背后,而當你陣亡后,你的家人會有人照顧,而你的故事也將在全中國傳頌,人人都會向你學習,這種思維的傳播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戰士的斗志,非常有意義的電影。

然而電影還是存在很多的瑕疵,最大的缺陷就是片中的“美國鬼子”顯得太弱雞了,表現不出豺狼虎豹的感覺,雖然戰略上丑化對手很正常,但敵人太弱就顯不出自己的強大了,反而看得怪怪的,尤其是片中的美軍都拿的步槍和手槍,而志愿軍戰士王成卻用的機槍,雖然顯得烈士非常勇猛,但這些美軍的樣子屬實有些拉跨。

本片也算是一代人永遠的回憶了,片中的志愿軍和民眾所表現出的犧牲精神在現在看來極為震撼,人人向往在前線殺敵的景象在現在的思維想來簡直難以接受,這就是從前人的愛國思維,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武裝下的英勇戰士們,值得我們現代人反思。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