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有以下兩種傳播方式:一種是借助外力,如風力、水力、動物和人類的攜帶;另一種是依靠自身所產生的力量。
風傳播
代表植物:蒲公英、柳樹、榆樹等
這些植物的種子比較輕,而且每顆種子都帶有蓬松的纖維或薄翅,風一吹,就飄飄揚揚的開始了說走就走的旅行,遇到合適的土壤和氣候,就會生根發芽,長成新的植株。
水力傳播
代表植物:椰子、 睡蓮等
水生植物中,靠水傳播的種子其表面蠟質不沾水、果皮含有氣室、比重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經由溪流或是洋流傳播。此類種子的種皮常具有豐厚的纖維質,可防止種子因浸泡、吸水而腐爛或下沉。據統計,全世界光是靠海流傳播種子的植物就約有100種。
動物傳播
代表植物:蒼耳草、地桃花、鬼針草、倒扣草等
這些植物的種子外表長著倒刺,粘在人的衣服或者動物的皮毛上,帶到遠處,完成種子的傳播。
靠鳥類傳播的種子,大部分都是肉質的果實,例如漿果、核果等。鳥類啄食樟科植物的種子后,將種子吐出;果實被采食后,種子經過消化道后隨意排泄。
哺乳動物的傳播,大部分都是屬于一些中、大型的肉質果或乾果。一般而言,哺乳動物的體型比較大,食物的需求量大,故會選擇一些大型的果實。譬如說:獼猴喜愛攝食毛柿及芭蕉的果實,也幫助這些植物進行傳播。松子,就是靠松鼠儲存過冬糧食時被帶走來傳播種子的。
彈射傳播
代表植物: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酢漿草科植物等,常見的有油菜、酢漿草等
這些植物的種子成熟后,干燥而堅硬的果皮在似火驕陽的烘烤下會發出一聲爆裂, 種子就會被彈射到遠處。因此,豌豆、黃豆、油菜等經濟作物,在成熟后要及時收成,不然種子就會散布田間,使經濟作物損失。
自體傳播
所謂的自體傳播,就是靠植物體本身傳播,并不依賴其他的傳播媒介。
代表植物:鳳仙花等
自體傳播的植物傳播種子,不靠風,不靠動物,也不靠水,而是靠“自力更生”。它的果實在裂開時,果皮向內卷縮,又突向外伸張,將種子彈出。但部分自體傳播的種子,在掉落地面后,會有二次傳播的現象。如上面提到的哺乳動物、鳥類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