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杰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開宗明義: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并指出造字遵循的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說文解字》將朱劃歸指事字,認為是赤心木,松柏屬。顯然,這種解釋受到長期質疑,但無人推翻。衡陽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朱維德先生先后發(fā)表《朱字本義考辨》和《關于朱字的初始義與源流》,結論認為朱字是去掉樹枝和樹根的樹干。這個解釋仍然不能令人信服。
雖然,樹被砍伐后會露出樹心,人們就會發(fā)現樹心是什么顏色。這似乎可以解釋赤心木以及圓形的樹干。但是,西周殷簋字形是兩個圓點,春秋蔡侯朱缶和戰(zhàn)國公朱左鼎金文字形的兩橫,解釋不通。更難解釋的是含朱的字為什么有殺戮之義。
既然無法直接從朱字中找到答案,不妨從朱字的衍生字中尋找答案。我們看看朱字的衍生字有哪些,它們有哪些字義。帶朱的字就是朱的衍生字,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的字義:
一、圓的物體
1.蛛,指蜘蛛,節(jié)肢動物。圓腹,圓頭,八個爪子。會吐絲結網,用來捕殺獵物。
2.珠,本義珍珠,指蛤蚌殼內由分泌物結成的有光小圓體。又稱真朱,真珠,蚌珠,珠子,濂珠。《說文解字》:蚌之陰精。從玉朱聲。蜘蛛的身體是兩個圓組成,圓頭、圓身。
3.株,《說文解字》:木根也。指露出地面的樹根,后來稱作樁,并作為樹木的量詞。樁是樹從根部被伐后殘留的樹干和相連的樹根。從上面看樹的截面是圓的,裸露的樹根伸向四面八方,與蛛形似。
4.侏,zhū。《廣韻》:侏儒,容貌短小也。患侏儒癥的人,四肢短小,圓腦袋、圓肚子,長得像蜘蛛。
5.銖,《說文解字》:權十絫[lěi]黍之重也。從金朱聲。權,秤砣,秤。十棵黍累計的重量,稱為一銖。本義青銅(金)秤砣(權),秤砣一般做成圓臺形。
6.跦,zhū。跦跦,跳行的樣子。本義或為圓珠(朱)掉落后彈跳而走的樣子。
7.趎,chú。同跦。
8.洙,《說文解字》:水。出泰山葢[gài](古地名)臨樂山,北入泗。從水朱聲。本義或為河水如珠(朱)。
9.邾,本義朱聚集的地方(邑)。古地名。一是今山東鄒城(邾婁國),另一是今湖北武漢江夏區(qū)。《說文解字》:江夏縣。從邑朱聲。
二、紅的顏色
10.硃,大紅色的礦石。本作朱,指大紅色。
11.袾,大紅色的衣服。
12.秼,是袾的訛字。
13.姝,《說文解字》:姝,女子也。或許指紅臉龐的女子。
14.茱,指茱萸,一種紅色圓形小果實,分為山茱萸、吳茱萸和食茱萸。
15.絑,《說文解字》:純赤也。本義或為大紅色絲織品。
16.駯,zhū。黑口馬。本義或為棗紅馬,馬口為黑色。
17.咮,《說文解字》:鳥口也。從口朱聲。或為紅嘴鳥。
18.璳,tián。玉發(fā)出的光,或許是紅玉發(fā)出的光。
19.陎,古縣名,現在何處不詳,或為有紅色土壤的地方。紅土在中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qū),包括江西、湖南大部,滇南、湖北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三、殺戮能力
20.殊,形聲字。從歺[è,dǎi],朱聲。小篆字形是肉被剔除后剩下的骨頭,隸變?yōu)榇酢1玖x斬首而死。《說文解字》:死也。從歺朱聲。
21.祩,zhù,古同祝,是詛咒的祝詞。本義或為咒人死。
22.鴸,zhū,《山海經》:柜山有鳥,其狀如鴟[chī]而人手,其音如痺[bì],名鴸。古代傳說中一種形狀像貓頭鷹而長著人手的鳥。貓頭鷹可以聞到人將死發(fā)出的味道。人們認為這是不詳之兆。
23.誅,《說文解字》:討也。從言朱聲。本義或為用輿論(言)殺死(朱)人。如,口誅筆伐,雖遠必誅,竊鉤者誅。
是否有一種物體是集紅色、圓形和殺戮于一身的?這就可以在朱字及其衍生字中進行尋找答案。
能夠采取行動進行殺戮的,應該是一種動物。朱字的衍生字中是動物(包括人)的字有蛛、侏、姝、駯、鴸。
從這幾個字的字義看,姝、駯、鴸顯然不具有殺戮的能力。還有兩個動物蛛和侏。侏指四肢短小且患有疾病的人。他顯然也無力殺戮,能保全自己已屬不易。現在唯一剩下的動物就是蛛,即蜘蛛。
蜘蛛是一種節(jié)肢動物。尾部分泌黏液,凝成細絲,織成網,用來捕食昆蟲。蜘蛛結網捕捉獵物并吃掉,這就是殺戮。從形態(tài)看,蜘蛛有圓形的腹部。蜘蛛種類繁多,全世界共有蜘蛛110科3859屬42751種(亞種),我國有67科,3800余種。其中有一種紅蜘蛛,又稱為葉螨,嚴重危害農作物和果樹,會導致欠收甚至絕收。在人類進入原始農業(yè)之后,首先遇到的極可能就是紅蜘蛛葉螨,又稱為朱砂葉螨。朱紅色就從它而來。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甲骨文的朱字。甲骨文字形是木字形中間有一個圓點。那個木字形實際上是蜘蛛的八條腿的簡化,而中間一豎應是蛛絲,那個圓點是蜘蛛的圓腹。周代金文殷簋中間一豎上有兩個圓點,那是對有圓頭、圓腹的蜘蛛的描述。有一種笑臉蜘蛛,其頭部和腹部都是橢圓形,頭部略小于腹部。由于文字化,甲骨文和金文的圓點演變?yōu)闄M線。如,西周王中簋、春秋蔡侯朱缶和戰(zhàn)國公朱左鼎金文字形,中間是兩條橫線。篆文取一條橫線并規(guī)范化,隸變后,楷書寫作朱。本義趴著蛛絲上的蜘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周錄伯簋的金文字形是在甲骨文一個圓點的朱字字形基礎上增加兩片葉子,說明這個字表示的是一種在樹葉上活動的動物。
由于人們把蛛歸為蟲類,于是就給朱字加一個蟲子旁,寫作蛛。又因為蛛會結網捕獵,人們以為蛛是有智慧的,于是在蛛字之前加一個知(智),并且為了表示這種動物,又給知字加一個蟲子旁,組成連綿詞蜘蛛。
想來,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朱字與萬字的造字思路完全一樣,甲骨文的朱字,有對蜘蛛形象描繪詳細的,也有描繪簡略的,有的蜘蛛身體圓滾滾的,有的則纖細修長,這也是為什么甲骨文出現不同的朱的原因。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這些甲骨文是不同種類的蜘蛛形象。
自然界,蜘蛛種類繁多,有食肉性的,也有以植物為食的,也有雜食的。食肉蜘蛛通過結網,等待各種小動物自投羅網,然后撲上去捕殺獵物,或者暫時不吃,就用蛛絲牢牢纏住獵物,當下一頓大餐。
我國有一種紅蜘蛛,又名棉紅蜘蛛,俗稱大蜘蛛、大龍、砂龍等,學名葉螨,種類以朱砂葉螨為主,屬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食性雜,可危害110多種植物。廣泛發(fā)布在我國河南、河北、北京、遼東、江蘇、廣東、廣西等地。河南、河北處于黃河流域,正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地就在河南安陽。
遠古農業(yè)完全是靠天吃飯,對于危害農作物的各種蜘蛛,包括紅蜘蛛,一定給古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古人造字的原材料。于是,表示蜘蛛的朱字就這樣誕生了。
因為這種紅蜘蛛被稱為朱砂葉螨,朱字就有了紅色的意思。
所有帶朱的字,都離不開蜘蛛的捕殺、圓形體型以及紅顏色的意思,且都是從這三個方面加以引申的。
綜上所述,朱當是象形字,本義趴在絲上的蜘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