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按:自1975年第一屆尼康顯微世界攝影比賽至今,已經43年了,就微觀層面來說,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類由于好奇心驅使而對我們這個星球不倦探尋的結果。
文/Dave Mosher
譯/夏燁
校對/一粒宸
原文/www.businessinsider.com/best-microscope-pictures-year-nikon-small-world-2017-10/
本文基于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夏燁在利維坦發布
我們的指尖藏著一個隱形的奇特世界,只有顯微鏡才能把這個隱秘的維度帶到我們眼前。
為了向顯微照片的美和其在科學上的重要地位致敬,尼康顯微世界攝影比賽(the Nikon Small World image contest)為拍出最佳照片的研究人員和愛好者頒發了獎項。幾位專家評審從參賽作品中選出了20幅最佳顯微照片。
以技術、題材和內在美為標準,我們從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張照片中評選出了一些最佳作品。
這張照片奪得冠軍。它展示了永生化(immortalized)人類皮膚細胞中的角質結構。對醫學研究者來說,這種細胞作為研究工具,重要性與日俱增。圖源:Dr. Bram van den Broek, Andriy Volkov, Dr. Kees Jalink, Dr. Nicole Schwarz, and Dr. Reinhard Windoffer/Nikon Small World
這張摘得亞軍的照片描繪了千里光(groundsel,學名Senecio vulgaris)布滿種子的花冠。圖源:Dr. Havi Sarfaty/Nikon Small World
這張看起來像吃豆人一樣的照片獲得了第三名。圖中是爆開的團藻群落。圖源:Jean-Marc Babalian/Nikon Small World
這就是絳蟲頭部的全貌。圖源:Teresa Zgoda/Nikon Small World
西紅柿上的霉菌。圖源:Dean Lerman/Nikon Small World
百合花粉粒。圖源:Dr. David A. Johnston/Nikon Small World
用基因技術染得五顏六色的雞胚腦。圖源:Dr. Ryo Egawa/Nikon Small World
感覺毛細胞(綠)和神經元(紅)勾勒出了大鼠耳蝸(內耳的一部分)的結構。圖源:Dr. Michael Perny/Nikon Small World
從骨髓干細胞上長出的軟骨樣組織,染色之后排列成圣誕樹的樣子。圖源:Catarina Moura, Dr. Sumeet Mahajan, Dr. Richard Oreffo, and Dr. Rahul Tare/Nikon Small World
正在為把遺傳信息傳給下一代而努力的兩只象鼻蟲(weevils)。圖源:Dr. Csaba Pintér/Nikon Small World
信用卡全息防偽標志的特寫。圖源:Steven Simon/Nikon Small World
當你看向長腿蜘蛛(daddy long-legs)時,這些長著尖刺的眼睛也在凝視著你。圖源:Charles Krebs/Nikon Small World
蘭花蜂的外骨骼像金屬盔甲一樣閃閃發光。圖源:Levon Biss/Nikon Small World
兩顆依偎在葉子上的馬埃斯特拉(Maestra)蝴蝶卵。圖源:David Millard/Nikon Small World
蝙蝠胎兒的皮膚和骨骼透視圖。圖源:Dr. Rick Adams /Nikon Small World
在顯微鏡下,山雀的絨羽像彩虹一樣多彩。圖源:Marek Mis/Nikon Small World
染過色的人類頭發打了個結。圖源:Harald K. Andersen/Nikon Small World
海參表皮上的錨狀結構。圖源:Christian Gautier/Nikon Small World
一張效果出色的小鼠胚胎壁剖面圖。圖源:Dr. Dylan Burnette/Nikon Small World
土壤中的真菌菌落好似落日。圖源:Tracy Scott/Nikon Small World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系:微信號 thegoatjoe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