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在家吃還是在飯店吃好,家里吃餃子圖片?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地位不亞于春節,冬至這一天,也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但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異,南北方人在冬至這一天的飲食習俗也是不同的。

每到冬至這一天,就有了南北方湯圓、餃子之爭。那么,冬至到底該吃餃子還是湯圓呢?快來了解一下吧!

一、北方吃水餃:

北方吃面食比較多,在北方,老人們都喜歡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你知道餃子是誰發明的嗎?其實它是我國醫學家張仲景發明的,因為張仲景用驅寒嬌耳湯救治了當時很多被嚴寒凍掉了耳朵的百姓,所以原名叫它嬌耳。現在,北方還有很多地方有著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包餃子,滿滿的幸福感。北方人在包餃子時,還會將花生、棗、糖等包進餡里,寄托著對來年的美好向往。

平時大家一定吃咸餃子比較多,發面版的糖餃子大家也可以試試哦!

推薦做法:不一樣的糖餃

食材:面粉500g、酵母3g、水250ml、白糖2g、紅糖100g、花生300g

1:取一個碗,倒入酵母,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放置一會兒;

2:面粉倒入大盆中,加入白糖和酵母水,揉成光滑的面團;

3:將揉好的面團放入碗中,蓋上保鮮膜,放置暖和的地方發酵;

4:花生米放入鍋中,小火炒熟,用手搓掉外皮,放入料理機中打成花生碎;

5:將花生碎倒入碗中,加入紅糖和一大勺糯米粉或者面粉,攪拌均勻;

6:等面團發酵至2倍大,取出,揉掉面團里的氣泡,用搟面杖搟成厚片,再將面片分切成小方塊;

7:面片中間放上一勺花生糖餡,像包餃子一樣包起來;

8:鍋中放水,燒開之后將餃子放入蒸鍋蒸15分鐘左右,再關火,燜上幾分鐘即可出鍋;

二、南方吃湯圓:

有句俗語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這一天吃湯圓,是因為冬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對于南方的小伙伴來說,湯圓是冬至的標配。在這一天,南方人都會用糯米粉搓成面團,包上各種餡料,搓成一個個甜的或者咸的白白胖胖的湯圓,寓意著一家人圓圓滿滿。

除了我們平時最常吃的甜湯圓,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喜歡吃咸湯圓。

推薦做法:咸湯圓

食材:豬肉、糯米粉、香菇、小蔥、料酒、白胡椒粉

1:豬肉清洗干凈之后,剁成肉沫放入碗中,加入鹽、料酒和白胡椒粉拌勻;

2:香菇用鹽搓洗干凈,切成末,小蔥洗凈之后切成末,都放入豬肉碗中,攪拌均勻;

3:取一個大碗,倒入糯米粉,加入適量的熱水,揉成面團;

4:將調好的豬肉餡用手搓成一個個小丸子備用;

5:取一個面團小劑子,搓圓之后按出一個窩狀,放入豬肉丸,用面團包住豬肉丸,封住口,搓成圓子;

6:鍋中放水,燒開之后將湯圓放入鍋中,煮至湯圓漂浮,再燜煮上5分鐘;

7:煮好之后盛出,撒上蔥花或者香菜就可以吃了;

(橙子)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