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嘉賓:大眾點評SEO負責人王一峰
采訪主題:大眾點評網SEO思路分享
嘉賓介紹:王一峰,大眾點評SEO負責人,倡導從產品出發,談如何從產品經理的角度看SEO,如何從產品經理的思維做SEO。
當SEO遇上產品經理,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且看大眾點評SEO負責人為大家分享的與產品經理溝通的心得,非常精彩的SEO思路,嘗試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在公司內推動SEO項目以及與產品經理打交道的時候都會變得很容易,BOSS再也不用擔心網站流量上不來了。
一、如何在公司內推動SEO項目
發現困難:在公司內推動SEO項目的困難
經常和很多SEO同行聊,都會存在推動SEO項目困難的問題,例如像我們點評這樣的公司,SEO的優先級真的很低,那怎么來推動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產品經理很有可能不懂SEO,他認為你SEO不能給他帶來價值,那在公司內推動SEO項目就比較困難了。
關于與產品經理的溝通,我這邊也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網站上沒有面包屑導航,其實做過SEO的人都知道,面包屑還是有必要的,百度也說是有必要的,然后他就問我面包屑導航是什么?而且他還拿了一批數據跟我說,用戶點擊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浪不浪費。從數據上來看,百分之一都不到,那我再怎么和他說這個操作對搜索引擎友好也沒什么用了。第二個就是說我發現我們有一批頁面是沒有主導航的,只有面包屑導航,那我就問產品為什么沒有主導航,他就說你上次做面包屑導航我給你做了,那主導航有什么用,那不就重復了,對用戶體驗好嗎?其實網站主導航是一個網站的基礎配置,但產品當時第一反應和他的疑問給我的印象比較深。當然這里不是說點評的產品經理不牛逼,可能只是我們的目標不一樣,所以他會有疑問。最后產品對我說,你的需求我明白了,需求不難,可能其他項目的優先級比較高,你的優先級比較低,要不你兩個月后再跟我詳細溝通需求吧。
迎難而上:如何在產品經理那里爭取到主動權
在與產品經理的溝通中會出現一些困難,因為很多SEOer沒有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不知道產品經理需要什么,所以推進SEO項目就會非常困難。我這邊就在想,產品經理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簡單總結有以下幾點:第一個在意我的產品能帶來多少用戶,能影響的用戶是多少;第二個在意我的產品能產生多少價值;最后,我的KPI是什么。是不是我們推動SEO項目就可以多往這個方向去想。我們就可以告訴產品經理做這些東西我們能讓你產品更好,能為產品帶來更多的用戶,甚至說我們提出的一些產品上的想法,是不是你之前從來沒想到過,沒有收集過這部分用戶需求,我們是不是做了這個產品你今年的KPI就能完成,如果你和產品經理想在一起了,去推動這個事情就會更加快速,也可以在產品那里爭取到主動權。
解決方案:站在產品角度推進項目
我覺得站在產品角度推進項目是一個比較好的角度,自從我用了這個方式以后,后面推的產品都會比較順利。其實產品經理就是關心這些東西,他可能還會關心那些前端設計,但我覺得這不是我們SEO考慮的,我們可以參與進去,因為用戶體驗也是SEO的一部分。
我想說的最后一點就是現在SEO的方向是什么,之前是為了做SEO而做SEO,現在我們應該和產品經理以及“搜索引擎”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服務用戶。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用戶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而從搜索引擎的角度來看,用戶想搜什么我們就展示什么。所以搜索引擎想要展示什么給用戶我們就提供什么樣的內容,這就是我的SEO核心思路。
二、核心思想:站在產品角度去做SEO
思維突破:不能為做SEO而SEO
現在在SEO的操作上和以前不太一樣,之前會比較多的在意我們一些PC站的排名,可能會重點抓住排名這個角度來看,但是現在在操作上可能會更多的關注偏產品的東西,不像以前那樣為了SEO而SEO,慢慢跟產品做更多的結合。不希望一直局限在SEO圈子里面,要跳出去,跳出去做一些更多的跨界。
明確需求:SEO需要以產品的需求為導向
以前是先有產品再做SEO,現在SEO也可以去引導產品。目前大部分做SEO的人員對技術都已經非常熟悉,他們在技術上遇到的困難都比較少,就算有一些困難,通過百度搜索查一下就能找到解決方案,可能還會有些SEO會比較鉆牛角尖,感覺收錄一定要達到一個比例,或排名一定要到什么樣的位置才是我SEO牛的地方。現在的SEO需要更加精準,需要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之前是先有頁面再做排名,現在可以先做評估,再決定做什么。
反客為主:SEO是怎樣引導產品的(詳解搜索引擎目標模型和“三搜”理論)
在整個營銷體系當中,其實SEO是很小的一個分支,做SEO我會抓住兩個核心模型,一個是搜索引擎營銷目標模型,分為四層:存在層,表現層,關注層,轉化層,可以對于SEO定位到各個不同的階段。存在層就是我的網站要有收錄,這是第一步;表現層是我的頁面要有排名;關注層就是頁面有了排名,我要如何來提升排名獲得更多的點擊;轉化層就是如何把訪客變為顧客。還有一個模型就是“三搜”理論(產品搜索、品牌搜索、需求搜索),大部分用戶的搜索需求都可以歸類到三種需求中。我認為這兩個模型在做SEO迷茫時可以起到指導作用的。
對于我們公司來說,“三搜”理論可以得到體現,例如有些用戶會搜“我會去哪里吃”,有些用戶他就會搜“大眾點評”,有些用戶他就會搜某家店名,其實對應的就是這三塊需求。用戶不管怎么搜索,他的習慣都逃不出這三塊,我覺得這是一個大的思路。可以把我們的大方向給框住,起碼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去想這些事情,這是兩個我比較喜歡的理論,比較簡單,比較清晰。之前我們可能是倒過來做,我先有了產品,然后再去分析產品可以做什么詞,然后我再倒推上來,現在不管什么詞我都可以接受,我先搭詞庫,雖然說這個詞庫可能很大,但我覺得可能都會用得到,然后我再來分析用戶的需求,現在用戶的痛點是什么,他們希望搜什么東西,我知道用戶有這個需求之后,就去找我對應的關鍵詞,找到關鍵詞以后,就去看我網站上面有沒有這個產品,有這個產品是不是能再優化,沒有產品看能不能擴展產品,跟以前的做法反過來了。
有的放矢:結合用戶需求制作SEO產品
比如針對美食行業用戶,他們的需求是高頻的,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度是很高的,所以說我們做的產品以品牌為主,去幫助用戶解決決策和信息查詢這個困難,告訴用戶在附近有哪十個品牌是大部分用戶最喜歡吃的,甚至告訴用戶哪些菜是大部分用戶最喜歡吃的,總體說來和百度的核心價值觀是一樣,我們如何來幫助用戶做決策。
還有對于家裝這種比較低頻的,對品牌認知度比較低的用戶怎么辦,用戶是不是需要知識的普及或者意見的提供方,告訴他們哪些裝修品牌比較好或者說裝修當中的陷阱,甚至是房間裝修成什么樣子比較好。
資源拓展:SEO需要了解現有資源再做拓展
之前一直被產品拖著走,其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因為產品出來以后,你真要做改動就很難了,如果你是跟產品一起走,你就可以把很多東西都直接融入進去,會在未來的工作中便利很多。
我們有了一些怎樣做SEO產品的思路,還要明確我們這個網站有哪些資源,哪些資源是我們網站核心的,哪些資源是我們可以擴展的。需要把我們所有的資源列出來,有了資源之后,再歸類,比如說我們有一些商戶的資源,我們是不是能做一些商戶的產品拓展,或者是做一些可優化的頁面,弄一個排行榜這樣的東西。
根據不同的維度,去找產品也好,找運營也好,通過他們去了解用戶的痛點是什么,一起來想我們應該做哪些東西,是不是大家有可以結合的東西。
當然這只是一個橫向的拓展,還可以有一些交錯性的拓展,比如說我會把排行榜和UGC內容放在一起,把圖庫內容和UGC內容放在一起,都可能聚合出一些新的東西。其實這就是之前國平老師說的跨界,SEO要做跨界,就是把不同的東西融合進來,看能碰出怎樣的火花。可能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是真的可以放在一起做一些新的東西出來的。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分享的內容去嘗試突破原有的SEO操作思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換位思考,得出解決方案。而在SEO操作上還可以嘗試跨界,拓展渠道和創新思路,取得自己期望的效果。
上面的回答非常專業,可能有些新站長對SEO與產品經理的關系不是很明白。這里尹華峰SEO技術博客也在這里做個梳理,相信不少從事SEO的人員都聽說過,想精通SEO,就一定要了解產品經理,那SEO和產品經理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有哪些共同點?
首先,兩者都對產品非常熟悉,只有全面掌握了產品之后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工作鋪設開來。
其次,用戶體驗,隨著搜索引擎的愈加智能化,用戶體驗在SEO行業內也是叫的愈加的響亮,而產品經理的所有產品功能必然圍繞著用戶體驗來做,所以這部分,不論是產品經理還是SEO,又或者其他方面的,都必然離不開用戶體驗。
再次,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在SEO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產品中呢,只有了解頁面的跳出率,用戶的停留時間,根據一定的公式計算頁面的價值,才能更好的把產品經理的職責做到位,減少跳出,增加用戶預訂,是每個產品經理都需要思考的事情。
不難看出,SEO的重點在于全站的優化策略的建立,SEO需要建立各種tag頁面,各類集合頁,而產品也是集合頁的一部分,當SEO的優化策略與產品結合,既有利于優化,又有利于產品體驗,所以SEO和產品經理重合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
總結:網站就像一棟房子,SEO人員是裝飾房子的人,而產品經理是設計房子的人,用戶則是住在房子里的人。一個房子,怎么設計自然是重要無比的,設計之初,就決定了房子的總體是如何。而裝飾房子,就是讓房子更漂亮,更讓人滿意,這樣,用戶也會更滿意,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