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談遷是明朝末年的窮秀才,他歷盡千辛萬苦,花費27年時間,寫出了一部關于明朝的史書,并將其定名為《國榷》。不料,就在書稿完成后不久的一個晚上,談遷家里鬧賊了。小偷見談遷家里沒什么可偷的,就順手把談遷的書稿拿走了。變遷發現書稿丟失了,不禁痛哭流涕。這一年,他已經53歲了。但談遷很快就振作起來,并對自己說:“我的手還在,怎么能這么消沉呢?”于是他決定重新寫《國榷》。4年過去了,談遷終于重新寫出了一本《國榷》。這部書資料翔實,內容完備,成為后世學者研究明史的必讀之書。
【啟迪】一介窮書生,用27年的時間編纂史書,他所付出的精力和遭遇到的窘境是可想而知的。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他53歲那年,書稿丟失,可以想象他當時的心境是何等悲痛。但談遷并沒有消沉,再一次重寫《國榷》,成為了千古美談。
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去應付一切不幸。遇到困難、挫折、失敗就惆悵、迷惘、灰心喪氣,這是軟弱的表現?!?/p>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