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子孤獨了,就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他會創(chuàng)造怎樣的世界呢?
這是我看吉竹伸介的《揉一揉啊捏一捏》《好無聊啊好無聊》《脫不下來啦》和《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這四本書的同一個感受。
實際上吉竹伸介的筆下的繪本常常都在描述一個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不僅孩子有,同時在成人身上產(chǎn)生,換一句風趣的話說,比如我們這幾年,網(wǎng)絡(luò)上時興的葛優(yōu)躺、然并卵。
而這些詞同樣指向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同樣用網(wǎng)絡(luò)用語來說,可能是喪。這樣一個狀態(tài),它是難以言喻的,就好像進退維谷的成長,而在這個進退維谷之間,到底會發(fā)生什么呢?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這句話是《傅雷家書》里面的,傅雷在翻譯《約翰·克利斯朵夫》時給出的答案,他給出的答案是更為波瀾壯闊,更為雄偉的,就是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卑賤的情操,而是永不會被卑賤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的時候,而是不會被黑暗所湮沒,這就像傅雷這樣性烈如火的人所給出的答案——當進退維谷的人生階段時,就選擇不被征服,不被湮沒。
但是,時間過了這么久,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更沉溺于個體感受的時代,這個時代,于一個青年而言,當他進入成長的進退維谷階段時,他可能就會覺得我就是很喪啊,我就葛優(yōu)躺啊,我就然并卵啊。
吉竹伸介也是深諳于此的,在這樣一個成長的裂縫中,這樣一個轉(zhuǎn)折點中,這樣一個墻角和墻角碰面的時刻,他給出的答案是無邊的想象力是童趣,是非常高級的幽默感,是哪怕沉浸在無聊之中,哪怕沉浸在孤獨之中,依然是享受沉浸于此的樂趣,依然在這樣的樂趣當中去幻想和創(chuàng)造更廣袤的世界。
吉竹伸介繪本系列(精裝4冊)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好無聊啊好無聊》
《脫不下來啦》《揉一揉啊捏一捏》
適讀年齡:2-99歲男女通讀
今天推薦的這四本書《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好無聊啊好無聊》《脫不下來啦》《揉一揉啊捏一捏》共同講述的是,無聊就是一個成長的進退維谷的狀態(tài)。
人要怎么樣面對無聊呢?吉竹伸介給出的答案是思考,是充滿想象力的思考。
《好無聊啊好無聊》講述的是,在這樣一個無聊的狀態(tài)之中,一個孩子并沒有停止思考,他在無聊之中并沒有湮沒,而是在窩在自己的系統(tǒng)當中去思考,去體會更深入的童心世界以及更深入的人性。
關(guān)于無聊,這個孩子想法是一直變化,才會有意思吧越不一樣,越有意思吧跟自己有關(guān)就不會無聊吧別的東西會無聊嗎?那世界第一無聊的游樂場是什么樣子的?

《好無聊啊好無聊》內(nèi)頁
從這里開始,跟自己有關(guān)不會無聊嗎?講的是自己;世界第一無聊的游樂場,他開始提出了這個問題,開始構(gòu)建系統(tǒng);世界上只有有意思的事和無聊的事嗎?他其實已經(jīng)觸及到了辯證統(tǒng)一的哲學思想;什么也沒想是怎樣的心情?這講的是空,人真的會有空的時候嗎?無聊這個詞是誰想出來的?一個人幾歲最無聊有的人看上去開心卻很無聊大人無聊的時候是要干什么?無論多無聊的事都可以變得有意思這開始轉(zhuǎn)念,進行自己的一個正念的轉(zhuǎn)化——無聊,但是還是可以有意思,但最后他又迭進,連有意思的企圖,也終究是無聊的。

《好無聊啊好無聊》內(nèi)頁
在《好無聊啊好無聊》這本書里面,每一個翻頁都有一個,由孩子力所能及的思考為支點,展開一場面向更廣闊人性的問題,這些層層推進的問題,從自我到世界再到他人,包括對他人的幻想,即從個人的感受到構(gòu)建系統(tǒng)再到辯證統(tǒng)一,甚至到正念的轉(zhuǎn)化。
所以,在《好無聊啊好無聊》這本書里,孩子一開始接觸到的可能是無聊這個感受,這個感受對非常小的、哪怕4-5歲的兒童都能感同身受,可是在這樣的一個感同身受中,吉竹伸介向人類共有的進退維谷的堪稱普世的感情里伸出了一只手,而這只手慢慢地把孩子帶入一個關(guān)乎人性的兒童哲學觀里,這個哲學觀里蘊含著整個無窮的世界,而這個世界里有著從單一問題向廣袤的人性進發(fā)的最大可能,這也是吉竹伸介的高級所在。

《揉一揉啊捏一捏》內(nèi)頁
而《揉一揉啊捏一捏》同樣也是吉竹伸介風格所講述的節(jié)奏,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是一個孩子在做他的日常的事情,起床、換衣服、洗臉、刷牙,然后他說今天也要揉面團,這是一個重復的工作。
這本書整本書都在講一個非常重復的工作,一開始就把孩子的安全感置于一個重復的工作當中,就是揉面團。

《揉一揉啊捏一捏》內(nèi)頁
我們知道,重復是讓低幼的孩子得到安全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證,但在這樣的重復當中,以揉一揉這個動作為斷點,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上揉出來的東西不停地變化,一開始揉出了一張臉,接下來,揉出一個包裹著孩子的條狀物,再接下來,孩子把這個東西放到盒子里,這個面團越變越大,嘭!變出了他自己的系統(tǒng),再下來呢,這個面團爆了破碎了,孩子又重新揉了這個面團,最后這個面團嘎吱嘎吱變成了一個人形。
在這過程中面團不停地被重塑,不停地破碎,這是低幼兒童非常容易能理解的,這就像許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揉面團、做手工,他們在進行手作的過程中便是不停地體會重復、破碎、重組。但在這過程中,也同樣蘊含著吉竹伸介對一件事、一個成長發(fā)展的看法,它一開始是復制,復制一張臉,接下來是依附,即面團緊緊纏在孩子身上,再接下來是面團的自我發(fā)展,嘭!變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圓球,并且長大了,越來越大,緊接著又是破碎,破碎之后,再次重組成了一個被嘎吱嘎吱有自己感受、自己氣息甚至最后變成人形的東西。
孩子會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去理解手工的意義。手工的意義是什么呢?就是重復地塑造一個世界,即最后一個能夠與你對話,甚至反饋給你的一個世界。
萬物為一,萬物,就是那個小面團,世界為一,世界就是那個小面團。
因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吉竹伸介的所有的兒童繪本中都蘊含著一個兒童觀,即孩子可以從自我出發(fā),抵達另一個世界。

《脫不下來啦》內(nèi)頁
《脫不下來啦》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它以脫衣服被卡住為喻象,暗喻自主成長的堵塞。
我同事曾分享,她5歲的孩子非常喜歡《脫不下來啦》這本書,有一天,他從床上滾下來,滾到地上,他自己對自己說,那就這樣吧,那就這樣長大吧!
這也是這本書,吉竹伸介想要溫柔地交給每一個孩子的祝福——不假人手的成長,一定蘊含著無數(shù)的失敗,而當你遇到這個失敗的時候怎么辦呢?
成人經(jīng)常會告訴孩子說那我?guī)湍惆桑』蛘呤悄鞘×耍憔椭匦略賮戆。。裆旖椴⒉皇沁@么說的,吉竹伸介是當沒有人來解決的時候,那就這樣吧,這樣也可以長大,也許這樣,世界也會非常有趣,這是我之所以非常喜歡《脫不下來啦》這本書的原因。
回到成人的世界,我們總是說喪,那喪又要怎么辦呢?
那就喪著吧,就去享受你的喪吧。喪當中也會有小確幸,《脫不下來啦》這本書也是這樣的,小朋友脫衣服時被卡住了,什么都看不見了,沒有人來幫助他解決,他預設(shè)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比如:口渴了怎么辦?貓咪撓肚子怎么辦?如果有,也許會有一個像我一樣,也被卡住的孩子吧?那就這樣吧,那就這樣長大吧。
在這過程中,孩子被療愈了,因為有人支持了他們的失敗,即使失敗了,那就失敗吧,又能怎樣呢?這樣長大也很好。
它把進退維谷的成長推到了一個極致,這個極致是哪怕沒有任何進步都可以,在這過程中,孩子得到一個非常大的自我療愈的咒語——那就這樣吧!
為什么我會覺得吉竹伸介非常高級呢?
是因為《脫不下來啦》《揉一揉啊捏一捏》《好無聊啊好無聊》講述了兒童非常非常微小的失敗,而這樣的敘事方式4-5歲的孩子完全都能理解,并且能夠通過親身感受來傳遞,這樣的失敗過后所要面對的心境,所以我說,吉竹伸介是小如芥子,大如須彌。
以成人的視角去看,揉面團一次一次地破碎,脫衣服一次一次地卡住,無聊一次一次地自我放棄,這都是快如閃電一般的過程,可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蘊含著心靈對自我的低語,蘊含著每一次自我療愈的重塑力量。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內(nèi)頁
我的孩子最喜歡的書是《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因為這本書展示了充分廣博的想象力。
這本書里面吉竹伸介依然運用了他百試不靈的母題,這個母題就是這個孩子回來了,咦,這是什么?桌上的蘋果沒有交代它的來源,沒有交待它的未來,依然是卡在中陰,卡在一個進退維谷的階段。
吉竹伸介非常擅長去描寫一個霎那,在這一霎那里暗喻著無數(shù)的可能性,這包括失敗、成功、成長還有退縮。可是,他并沒有去交代未來會怎樣,他只是把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的一霎那,念頭的停頓的一霎那發(fā)揮到極致,而在這樣的極致里,他去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內(nèi)頁
吉竹伸介是一個真正的赤子,他想象且代言了童心世界所有進退維谷的成長,而成長的進退維谷的珍貴的那一瞬間的時光。
赤子是不知道孤獨的,在吉竹伸介的筆下的這些孩子,他們雖然會畏懼成長的各個方面,但是他們一直地一直地在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出許多的心靈朋友,永遠都不用害怕孤獨,因為只有孤獨了,才會去創(chuàng)造去體會,而這一點才是童心世界和人性最有價值的部分。
吉竹伸介正是為這樣孤獨而去奮力創(chuàng)造、奮力體會的兒童們代言,這也是我愿意為吉竹伸介站臺的最重要的原因。
當成長進入進退維谷期時,那就這樣長大吧是最好、最高級的心靈。
作者介紹

吉竹伸介
繪本作家、插畫家,1973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吉竹伸介小時候是個怕生、內(nèi)向的孩子,覺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后來因為想當一名制作電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藝人,學了筑波大學藝術(shù)研究科的綜合造型專業(yè)。畢業(yè)后,他進入一家游戲公司,為了緩解壓力,常在工作間隙畫插畫,30 歲時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插畫集。
在成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之后,吉竹伸介 40 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繪本作品《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孩子能從中感受到自由想象的樂趣,一個人也可以樂呵呵地讀下去。這部繪本獲得 3000 位日本一線店員評選的MOE 繪本書店大獎第一名、12 萬日本小學生評選的我喜歡的童書總決選第三名、日本產(chǎn)經(jīng)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shù)獎。由此,吉竹伸介成為繪本界備受矚目的作家。
此后,他又陸續(xù)出版了《好無聊啊好無聊》《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后來呢后來怎么了》《脫不下來啦》《揉一揉啊捏一捏》等繪本,作品長期位居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總銷量超過 100 萬冊。他的繪本已被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語言,深受世界各國讀者喜愛。
圖文詳情
吉竹伸介繪本系列(精裝4冊)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好無聊啊好無聊》
《脫不下來啦》《揉一揉啊捏一捏》
適讀年齡:2~99歲男女通讀
分冊介紹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裝幀:精裝,16開,32頁
內(nèi)頁尺寸205*257mm(高)
有一天,男孩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放著一個蘋果,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這不是蘋果。由這個疑問開始,男孩的想象力無止境地膨脹開來……不要小看一個蘋果,它讓牛頓恍然大悟,也會讓你的孩子變得特別愛思考。

《好無聊啊好無聊》
裝幀:精裝,16開,32頁
內(nèi)頁尺寸203*264mm(高)
媽媽,我好無聊啊! 你給自己找點兒事情干!于是,一個絕對不無聊的故事就這樣誕生了。
什么是無聊?西瓜蟲會無聊嗎?盤子里剩下的胡蘿卜會無聊嗎?世界上第一無聊的游樂場是什么樣?一個人幾歲的時候最無聊?300 個無聊的人聚在一起,會不會變成300倍的無聊?男孩最后高興地發(fā)現(xiàn):一直想各種無聊的事,還挺有意思的!
無聊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當孩子嚷嚷好無聊,甚至因此煩躁不安時,我們不妨趁機和他們聊一聊什么是無聊,為什么會無聊,引導他們認識并接受自己的情緒,和無聊和平共處。

《揉一揉啊捏一捏》
裝幀:精裝,16開,32頁
內(nèi)頁尺寸220*175mm(高)
看到又軟又Q的東西,就忍不住想揉一揉啊捏一捏!揉一揉,拉一拉,再揉一揉。拍一拍,滾一滾,再搖一搖。這是在揉面團嗎?
請面團坐下,和面團一起跳舞,把面團拉長,一圈一圈纏在身上……讀這本書時,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定要互相揉一揉、捏一捏、抱一抱哦!

《脫不下來啦》
裝幀:精裝,16開,32頁
內(nèi)頁尺寸220*175mm(高)
小男孩準備去洗澡,可是衣服卡在頭上脫不下來了。他努力地脫啊脫,怎么都脫不下來,要是一直脫不下來怎么辦?好在透過衣服勉強看得見,干脆不脫了,他開始想象今后衣服卡在頭上的生活……
《脫不下來啦》講的是孩子因為衣服脫不下來引發(fā)的一連串爆笑故事,充滿幽默和想象力。在實際生活中,孩子不會自己脫衣服,大人一定會生氣著急,要求孩子不管怎樣都要努力脫下來,而這個故事傳達的是,其實我們還有一個選擇——不脫了。有些事情,努力之后即使真的做不到也沒關(guān)系吧!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好無聊啊好無聊》
《揉一揉啊捏一捏》《脫不下來啦》
吉竹伸介 / 著
適齡:2-99歲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