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正是竹子舒展的季節。
古往今來,以竹為描寫對象的詩詞畫賦不勝枚舉,足見竹在人們心中的分量與摯愛!
《竹》
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活在別人的賞識里,永遠只是表面風光。活在自己的內心中,才是真正的幸福。
《詠竹》
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春筍伴著童年的味道,至今記憶于心,靜靜想來,滿滿的全是幸福的味道。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不經過風雨的洗滌,沒有高潔的風骨,不經歲月的磨歷,沒有內在的氣韻。
《慈竹》
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幸福,永遠從孝順父母開始。不要只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卻把孝敬這件事擱淺。
《酬馬八效古見贈》
高適
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
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群。
愿托靈仙子,一聲吹入云。
越是在困難落后的條件下,越是能顯示志氣的精神和力量。
像竹子一樣,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好好活著,就已經很知足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